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数据显示:本科生重视稳定性,高职生则更在乎弹性和自由|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阅读数:24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莫妮娜 记者:黄婧 蒋晓梅
点击查看

编者按: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近年来,不少大学生纷纷加入“灵活就业”大军。“灵活就业”是如何就业?高校毕业生为何会选择灵活就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收获?灵活就业是否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南国早报推出“关注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策划报道,通过问卷数据、就业故事、专家分析建议等,多维度呈现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新形态。

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系列策划

数据显示:本科生重视稳定性,高职生则更在乎弹性和自由|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追求弹性工作、自由时间,但广西专家提醒:这背后……|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密室逃脱店主:毕业一年就考虑事业转型?自主创业收获更多风景丨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探店博主:月入上万是因为我不怕从零开始丨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字体设计师:早8晚10的“务工自由”你会选择吗丨那些灵活就业的大学生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左右,其中不乏高校毕业生。为了解本地大学毕业生对灵活就业的态度,3月25日—28日,南国早报在网络上发起问卷调查,共有524人参与。调查发现,超半数受访者有过灵活就业经历,其中男生比女生更青睐灵活就业方式。

超半数受访者有灵活就业经历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中,既有本科毕业生,也有高职毕业生。问及是否有灵活就业时,超半数受访者表示有过灵活就业经历。不过,一直坚持灵活就业的受访者不多,占比不到两成。对于灵活就业的范畴,大家的认识也是五花八门,“就是打零工。”“送外卖、当主播算不算?”“好像自主创业也属于。”“同时接几份活也算吧!”……

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专家柯丽菲在接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把灵活就业认为是“打零工”,已经是一种滞后的就业观念。随着近几年零工经济、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层次不断提升。她认为,新时代下的灵活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和渠道,相对于那些长期稳定的就业,灵活就业的人可以随时做、随时走,劳动时间、收入、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等方面更灵活更多元化。而大学生作为思维更活跃、创新能力更强的群体,他们的灵活就业更多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背景、新业态下的自主就业和创业。

男生比女生更青睐灵活就业

1998年出生的小谭不喜欢朝九晚五、统一规制化的生活,在他看来,现在社会上各种机会很多,自己完全可以灵活就业。去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多个领域里不断尝试不同的职业,送过外卖,推销过保险,还承接了学校社团的文化衫供应业务,做过考研培训代理。虽然在外人眼中他工作很奔波,但小谭却觉得自己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

记者梳理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在选择上,男生似乎比女生更青睐灵活就业这种方式。问卷数据显示,在收入状况与工作环境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灵活就业的男受访者占比约25.8%,女受访者占比12.9%,男生比例比女生高出一倍。而在毕业后首选灵活就业方式的也是男生居多。

此外,在面对择业时,男女考虑的因素也各有不同。除了看重薪酬待遇外,男生更重视发展机会,而女生则考虑工作是否稳定。广西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丁振轩分析,正因为男女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不同,也使得男生比女生更青睐灵活就业。因为,男生更加容易选择灵活性和自主性空间大的工作方式,相比较而言,女生的风险意识更强,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

高职毕业生更愿接受自由职业

从学历来看,高职毕业生对自由职业的接受度更高。本次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有灵活就业经历的受访者中,高职毕业生占比63.6%,明显高出本科毕业生(43.3%)。从专业看,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最高,其次为理工类、文法类。

▲每年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婧摄

“我其实想过灵活就业,但后来阻力太大放弃了。”广西大学2021届毕业生小梁本想和朋友合伙开网店,却遭到父母反对。小梁说,父母不太能理解这种灵活就业方式,他们更希望小梁能找份稳定的工作,例如进体制考公务员或到大企业上班。

正如小梁所抱怨的那样,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如果有灵活就业想法,哪些困难会妨碍采取行动”时,本科毕业生遭遇父母反对的比例要比高职毕业生高出近三成。此外在择业观上,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也有所不同。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高职毕业生则更在乎工作时间的弹性和自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