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全力搜救 全力保障 全力善后 全力服务——广西处置“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综述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陈诗圆 记者:潘登 梁乾胜 夏晓云
点击详情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对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国务委员王勇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抵达梧州,指导事故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自治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由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靠前指挥。事故发生以来,广西工作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闻令而动、快速响应,迅速集结,全力搜救、全力保障、全力善后、全力服务,全力做好“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处置相关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整个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

争分夺秒开展救援搜寻

3月21日下午,自治区党委、政府接到飞行事故发生的有关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当天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紧急赶到事发现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召开现场办公会,组织应急、公安、消防救援、卫健等部门进行搜救,维持现场秩序,全面开展各项救援工作。

紧接着,刘宁、蓝天立又按照刘鹤副总理和王勇国务委员的部署要求,连夜落实了广西方面负责的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搜救、全力保障、全力善后、全力服务,不惜一切代价配合做好现场搜救等工作。

根据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安排,自治区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牵头前方应急指挥工作,并负责做好搜寻救援、善后处置、疫情防控工作,紧急组织消防救援、武警、公安、民兵等救援人员2000余人,以及一批医疗、心理专家火速赶赴藤县,争分夺秒开展相关救援、搜寻工作。

3月21日下午,作为首批主动参与救援的力量,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调集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人员赶赴现场救援。茂密的丛林中,弥漫大量燃油气味,残留着一处处未扑灭的火苗,失事地上满是散落的飞机残骸……最先到达的藤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杨有志,冒险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冲过去扑灭了山火,随后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

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曾军祥,正在办理退出交接工作,主动请缨随队作为第一梯队赶赴救援现场;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彭林,告别刚做完手术的妻子,提前结束工休归队……很快,一支支救援队伍火速赶到,广西派出消防救援、公安、民兵等近2000名救援人员,会同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防广西、广东的678名人员,在现场开展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3月22日起,连续的降雨,造成陡峭山路泥泞湿滑,搜索难度倍增。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滕醒文穿着防护服在山谷泥潭区域搜索时陷入泥潭,队友见状把他拉上来,但他的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

在全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下,在搜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月23日,搜寻队伍顺利找到了第一个黑匣子。

“用棍子敲一敲、左右看一看,走两步回头再看一看……”3月27日,已在泥泞中连续作战多天的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陈小辉,扯着嘶哑的嗓子指挥消防救援队在泥泞的山坳间,开展人工挖掘作业。当他们挖掘至地表下1.5米时,一个被泥土包裹、只露出一点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浮现在眼前。全场都沸腾了。经民航专家确认,这就是失事飞机的第二个黑匣子。

3月30日,事故发生的第十天。仍然坚守在一线的搜寻队员一天工作下来,护目镜全是水雾,鞋里的汗水浸透双足,即使这样艰苦,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反而纷纷请战。连日来,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收到队员的“决心书”“请战书”221份……

截至3月30日,应急处置工作集结各方力量,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核心区搜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开挖土方2.27万立方米,搜寻到飞机残骸碎片4万多件。7天内找出两个黑匣子,8天内完成全部132名遇难者身份鉴定和DNA检测比对对工作。

满怀赤诚做好服务保障

“3·21”空难发生后,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急在高速公路临时打开了一个口,打通了救援队伍和车辆进村的快速通道;梧州市组织卫健系统第一时间派出80多名医护人员、36部救护车赶到现场;梧州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调配中大巴29辆、出租车50辆接送相关旅客家属及专家。

520多名梧州当地同志,还会同东航集团成立服务专班,按照“一户一册一专班”原则,做好遇难者家属在梧州期间的交通、食宿和现场吊唁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截至3月30日16时,累计接待102名遇难者家属695人,上门慰问安抚家属4100多人次,开展心理辅导2917人次。

“感谢你们!你们的关怀和爱温暖了我的心,今后不管我走到哪里都会记得你们这些帮助过我的家人们。”3月30日,一位遇难者家属离开梧州前,给一直陪伴他的志愿者和酒店员工留下了一封充满感情的留言信。

与此同时,藤县抽调了2650多名党员骨干力量,组建6个工作组,参与救援善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工作。负责家属接待工作、配合指挥部开展工作、协调物资配送……连续10天,藤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浩昌基本都在连轴作战。为配合开展好事故救援善后工作,他每天仅休息6小时,一直忙碌奔走着。

若有战,召必回。有着十多年消防指挥调度救援经验的退役老兵梁献创,收到飞机坠落消息后在战友微信群里立即召唤动员全体退役人员参战,当日16时许,组建第一批26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奔赴莫埌村,立刻在救援核心区入口,投入执勤维护现场秩序,指挥进出现场的各种车辆,运输物资,保障现场人流、车流、物流畅通有序,忍着饥饿在风雨中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4时。

在现场,电力、通信等部门,紧急出动应急保电车辆68台、发电车17台、发电机36台,开通应急基站21个,紧急架设应急通信设备,全力保障救援所需。事故发生时,中移铁通广西梧州分公司工作人员邝建军正在附近做迁改验收工作,看到山头冒出了滚滚黑烟,即时报警。

该分公司领导闻讯后,立即带领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附近保通信。由于应急车进不了狭窄的山道,他们肩扛笨重的线材,跑到现场抢修了藤县律村高铁至义良寨高铁PTN传输。截至3月31日,他们累计出动车辆13台次、救援人员168人次。

大战大考展现八桂大爱

藤县埌南镇莫埌村,桂东南的一个小村庄,因飞行事故上了网络热搜。

3月21日,百度百科上才建立起“莫埌村”的搜索词条。自此,从这个村庄发出的动态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关注”。“声音很大很吓人!村委说先不要让村民靠近,以免破坏了现场。”李昌城是第一批赶到事故现场的村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虽然对于飞机坠落在自家果地感到很吃惊,但也迅速加入了协助村干部维护现场秩序的队伍中。

飞机的失事“划破”了莫埌村的宁静,也敲开了村民们的爱心之门。

学生放假,学校变身“应急指挥部”。因学校所处的位置是进村的必经之地,且学校的球场、教室及灯光便于车辆、物资运输及人员的中转接驳。校长莫伟强得知情况后,立刻协调了学校的放假事宜,家长们纷纷表示理解,并配合村委整理收拾。

事故发生的当天傍晚,就在莫埌小学设立了“3·21临时应急指挥部”,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坠机地三面环山,仅有一条道路通往现场,要从莫埌村进入到事故核心区,绕不过崎岖起伏的山路,摩托车成为了抢抓时间展开救援的主力交通工具。

“我熟悉路况,我来送。”3月22日一大早,村民刘金水前一晚刚帮忙运送了一批物资,回家眯了3个小时左右,又骑着摩托车驶入晨雾中。

每天,由当地村民、志愿者、退伍军人、驻村工作队员等自发组成的摩托车队伍,负责运送早晚餐、水、帐篷、雨具及其他用品,来回穿梭在物资仓库和事故核心救援现场以及救援值守关卡,为一线救援人员提供物资保障。

很快,“摩托车运送大军”冒雨运输物资的现场短视频在网上刷了屏,甚至还有网友专门整理了视频的截图发文称赞:“广西普通人民群众的自发组织、志愿服务,尽显淳朴、热情的民风。”

“如果不是村民骑着摩托车带我们,我们很难找到目的地。”从外地赶来的媒体记者和救援专家感慨良多,当他们向村民致谢并给予费用时,村民一一拒绝。善良的村民,在坠机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后续的救援中,又尽自己所能,一辆摩托车、一双手、一个肩膀、一壶开水,有力出力。大到白发的老人,小到十几岁的青少年,都在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为这次救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坠机过去的11天里,村里几乎都是灯火通明,日夜守候着。

网友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由衷地感慨道:“人民群众有力量!”

连日来,通过电视画面和各种视频,救援现场的每分每秒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救援现场忙碌的干群也感动着大家。在危难面前汇聚起勇于担当、守望相助巨大力量,得到大量网友的盛赞:“坚韧的中国人民,再一次展现出空前的凝聚力与爱国情怀!”“通过救援现场奔忙的身影,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广西真的是一个英雄省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