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学科实践占10% ,新增质量标准……南宁义务教育迎来4大变化丨新课标来了

阅读数:9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李思叡(见习) 记者:蒋晓梅
此次发布的新方案、新课标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4 月 21 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新课标,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发现,新方案、新课标首次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到什么程度”,以避免过去实际教学中“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

南宁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迎来哪些变化?又有什么新含义更需老师、同学们注意把握?一起来看看。

变化1

明确义务教育段

各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教与学要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农大明解释。各学科教研员们普遍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今后各学科将围绕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来进行教学。

南宁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肖炜清介绍,数学学科小学阶段表现为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11个方面的数学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着重发展的关键能力。

变化2

明确“学到什么程度”

此次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业要求”,还给出了“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不仅明确了教师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避免过去“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还要求考试命题也不能“超纲”。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过去没有明确教师应该“教到什么程度”,一些老师确实存在加大学习的难度、深度等情况。南宁市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学业质量标准能让老师在教学中心中更有数,也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变化3

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根据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解读,新课标更强调学科实践,规定每学科拿出10%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副校长罗燕婷介绍,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科一学期也会有一两个课时,将来按照新课标占学科总课时10%的要求,每个学科一学期至少有6~10个课时。

如何设计好这些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采访发现,此前南宁市五象教育集团五象小学曾开展过美术与语文相结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学完一首古诗后,美术老师会用两节课时间,指导学生把对诗的理解用美术展示出来。该校诗意画的创作形式不局限于绘画,还包括拼贴画、鞋油版画、超轻黏土画等,很受孩子喜欢。

变化4

各学段衔接更顺畅

此次新课标特别注重学段衔接,尤其是“幼小衔接”,要求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南宁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卢耀珍介绍,目前,南宁的学校都能从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根据新课标,小学语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不仅幼小衔接受到教育部重点关注,教育部还要求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学生、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