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晚安十点(2022.5.4)丨百年前年轻人的日记本里,都写了什么?

阅读数:372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App·晚安十点 编辑:邱晨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这是年轻人共同的模样!

假期余额已经不足,早起、健身、看书……这些放假前下定的决心,果然都被抛到脑后。按照惯例反思了一下,虽然有“亿点点”愧疚……但转念一想,大家年轻的时候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咯?

发现鲁迅经常探店,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和小吃铺,搁现在那就是热门的美食博主。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特别喜欢听戏,还自己写文章坦白:就算有课,假都不请也要去看戏!

还有中国现代漫画的创始人丰子恺,就是个口是心非的“铲屎官”,口口声声说对猫只有恼怒没有爱,却又写又画,创作了一整本《阿咪》。

等你闯过了毕业季,做了工作,可能还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毕竟,沈从文在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都会因为人太多,紧张到十分钟都说不出话,只好在黑板上写:“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沈从文对幸福生活的期望,估计也能和不少人有共同语言。

不愁房租和伙食费,还能存钱去旅游,嗯嗯,反正诗和远方我都要!

然而,玩归玩,闹归闹,我们与“大咖”的差距就在于人家是“play hard, work harder”。

其实呢,鲁迅去了广和居、便宜坊、南味斋……但也能看到他忍着腹痛,“终日订书”。他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顾颉刚不惜翘课去看戏,但他也在认识戏剧故事里蕴含的性质和格局,“得到一注学问上的收获”。

所以

知道你和“大咖”间的差距了吧?

他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赋能到了那个时代的家与国。

22岁的鲁迅在动荡中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

25岁的郁达夫高唱“也为神州泪暗弹”。

他们之所以能被记住,不是因为茶余饭后的那些故事,也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最好的年纪里,为家、为国奋斗的那一腔热血。

“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光彩和魅力,也有各自需要努力完成的人生答卷。但从百年前那些日记本里,我们能感受到生活在百年时空两端的年轻人,竟也有着默契的喜好、有着相似的悲欢。

他们未曾停下奋斗的脚步

不负韶华 不负时代

这是年轻人共同的模样!

图文均来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晒出最GING工作照

星光不负追梦人,好礼献给劳动者,辛勤的劳动和辛辣的螺蛳粉更配!4月26日至5月6日,打开南国早报客户端,点击底栏“我的”,选择“我的活动”,进入活动页面,以图文形式上传工作照或工作场景照片,聊聊背后的故事,分享给亲朋好友投票点赞。我们将结合投票情况,择优评出10位读者,每位赠送螺蛳粉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