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关注微型城市便民站点特别策划:
==================================================================
俗话说,远水难救近火。我们身边,一座座微型消防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快速反应、机动灵活的优势,破解“远水难救近火”的难题。
十万火急
微型消防站近水救近火
“着火啦——”今年3月6日晚10时许,南宁市良庆区玉龙三里一栋自建房发生电动自行车电瓶着火事件。
玉洞微型消防站站长周开壮与队员们火速到场,着火地是楼梯下的狭小空间,滚滚黑烟向上翻蹿。周开壮一行人被铁栏阻挡在外,于是将水枪伸进窗口灭火。
随后,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消防员赶到增援,周开壮一行人则快速疏散居民。不到20分钟,火被扑灭,无人伤亡。消防队员打了一场漂亮的火场歼灭战。
近日,记者来到玉洞街道办微型消防站,在一间三十多平方米的设备室里,整齐摆放着消防灭火防护靴、防护服、消防头盔等装备。
车棚处停放着一辆快速反应灭火救援车、一辆小型消防巡逻车和两辆消防巡逻摩托车,部分车里配备了180L压缩空气泡沫灭火装置、强光照明灯等消防器材,基本消防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微型巡逻车和微型消防车。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据了解,2017年5月,玉洞街道办微型消防站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共有10名专职队员,分班编组执勤,执行24小时执勤战备制度。
破解难题
小阵地多职能发挥大作用
其实,微型消防站早非新鲜事物。在广西,平南县大安镇的民间消防队成立于清朝的道光十四年(1836年),距今已有186年的历史。
如今,该镇已有7个消防所11支民间消防队。装配有水枪、火钩、水槽、消防桶等灭火器械,利用圩内5个水塘作为消防水源,还制定了消防公约。
为了宣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大安镇居民每年都自发进行校水柜活动,逐渐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大安镇消防节。
据了解,这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动员最广泛的民间消防节,已载入我国消防史册,还成功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快速反应是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初衷,也是优势。微型消防站选址在人员密集、路网复杂、防火任务较重的地域,同时还担负着宣传普及消防知识等使命。
▲ 快速反应是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初衷和优势。从穿戴消防服到登上消防车出发只用30秒。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全面布局
打通消防工作“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了解到,近年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严密布局“安全消防网”。目前广西共有343个微型(乡镇)消防站(含城区消防站覆盖),今年将新建乡镇消防站39个,更好充实基层消防力量。
钦州是广西最早探索实践基层消防工作治理模式的地市,目前钦州已成立54个乡镇消防工作派出机构,公共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全面提高了乡镇整体抵御火灾的能力。
在广西一些山路盘旋、道路狭窄的地区,也在不断建设乡镇专职救援队。2020年11月,玉林市容县灵山镇专职救援队成立,8名消防员和1辆消防车驻扎在此,保卫着14个村子村民邻里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破解广西部分山区道路盘山狭窄,火灾发生时无法快速实施抢险救援的难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