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6月1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组织疾控专家讲解相关的科普知识。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17起,中毒人数67人,主要发生在家庭,原因是自行采摘引起的误食。
自治区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所所长、主任医师蒋玉艳介绍,毒蘑菇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广西每年基本是从3月开始,5至6月是高峰,会持续到9月甚至11月。
我国野生蘑菇资源丰富且具多样性,已知蘑菇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毒蘑菇有400多种。
广西境内的水土和气候都十分适合蘑菇的生长。近年来,在广西引起中毒的常见毒蘑菇种类主要有大青褶伞、日本红菇、残托鹅膏、小毒蝇鹅膏、假褐云斑鹅膏、丝盖伞、鬼伞、马勃、牛肝菌、近江粉褶菌、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等几十种。
问“菌”能有几多毒
看图识菇分清楚
↓↓
日本红菇
全区各地分布,主要生长于阔叶树枯木或倒木上,晚上可以发出白色荧光,主要引起胃肠道症状。
黑历史:今年3月在全州发生两起中毒事件,共14人中毒。
丝盖伞
全区各地分布,生长于阔叶林,中毒表现为由毒蕈碱引起的典型副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流汗、流泪、流涎。
黑历史:今年5月,在横州市、东兰、上思等地均有人误食中毒。
假褐云斑鹅膏
全区各地分布,生长于各种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可引起脏器的损害,主要攻击肾脏,造成急性肾衰竭等。
黑历史:2020年6月,在天等县引发1起中毒,导致23人中毒,3人死亡。今年5月31日,三江也发生1起2人中毒事件。
大青褶伞
全区各地分布,是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甚至是垃圾堆旁,成了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主要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黑历史:5月31日,本报报道的南宁一家三口食用毒蘑菇中毒,吃的就是此菌。
残托鹅膏 小毒蝇鹅膏
全区各地分布,含异噁唑衍生物毒素,神经精神型,主要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兴奋、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等。
黑历史:今年5月,在横州市、平乐、昭平等地引发多起中毒事件。
亚稀褶红菇
全区各地分布,6~9月份生于阔叶树、针叶树或针阔混交林地上。该菌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是我国引起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剧毒蘑菇之一。
黑历史:近年来,该菌在我国造成几十人死亡。2021年9月在兴安发生过1起4人中毒1人死亡的中毒事件。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