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相关服务行业迅猛发展,广西各地口腔医疗机构遍地开花。近期,本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看牙时遭遇过隐形消费、偷梁换柱、过度医疗等问题。本报问卷调查也显示,不少人看牙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5月12日,本报在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为期3天的口腔健康问卷调查,有近1000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显示,在进行口腔治疗时,网友担心的问题不少。其中,“医生技术水平低”“遭遇乱收费”“过度诊疗”是最担心的三大问题。
▲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口腔健康问卷调查显示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呢?约八成受访者认为,“收费不透明、治疗效果不好、过度医疗、乱收费”等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近年来,本报也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称看牙遇纠纷但维权很难。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证据,一些消费者就诊后连病历、规范发票都没有。本报调查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每次交费后,口腔医疗机构没有出具详细收费项目的正规发票。
毫无疑问,牙齿有问题,一定要找有专业资质的医师治疗。然而,本报的问卷调查显示,47%的受访者并不清楚为自己看牙的医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2%的受访者甚至表示,为自己治疗的牙医没有医师资质。
遇到医疗纠纷时,哪些因素会影响维权效果?大部分的网友认为,证据不足是影响维权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其次,维权麻烦、部门监管不力、医患双方无法协商、维权意识低等原因也会给维权结果带来较大影响。
为避免或降低就医风险,热心网友纷纷给消费者支招。网友建议,看牙时一定要向医疗机构索要并保管好病历、检查报告及发票,事先还要认真询问治疗效果和收费标准。留存好证据,出现纠纷时便于维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