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众认知来说,女性更偏爱鲜花,但实际上,有不少男性也对种花痴迷,并颇有成果。在南国早报客户端“我家阳台有点美”晒图活动中就有一位卢先生,他家的阳台讲究造景艺术和植物选择,1000多种植物都有其合适的位置,让整个家变成了一座“莫奈花园”。
▲卢先生家的阳台。
家里阳台成众人参观点
每天,卢先生都会去一趟嘉和城,因为那里有他牵挂的花花草草、鱼虫鸟兽。偶尔,夫妻俩的朋友也会慕名前来聚会,因为这里的各种瓜果正待采摘,令人愉悦。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满足种花种菜的需求。”卢先生说,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种花才能,他买了一套多阳台的别墅,在侧院、后院、露台、阳台和顶楼种上了不同的植物——仅仅是楼顶的多肉植物,品种就不下千种。
卢先生告诉记者,房子装修结束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在侧院种下无花果、葡萄、芒果、荔枝、龙眼、杨桃等果树。大量的有机肥,让果树硕果累累,尤其是长达半年收果期的杨桃,可以让朋友随时都能尝到新鲜采摘的水果。
▲卢先生家的侧院。
树下,喜欢半阴的红色绣球,在斑驳的树荫中摇曳着;抬头看,寄生在树干上的石斛倾洒下一串黄色的花瓣;百子莲用其修长茎秆,撑起了深蓝色的花伞;还有号称“开花机器”的特丽莎薰衣草——这是一种颜值超高的植物,紫色的花量巨大得几乎爆盆。各种颜色的鲜花,构成了一个充满野趣的花园。
二楼露台是瓜果蔬菜的天地,边上还种植了一圈月季,每隔20天就能欣赏一轮花。更令人惊喜的是,黄瓜、辣椒、茄子、香水柠檬随手就能摘下,成为饭桌上的佳肴。
顶楼上,是卢先生特意为妻子打造的“拍照圣地”。近千种多肉植物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只怀抱莲蓬的“兔子”站在中间,旁边的花架上,还有怒放的绣球花。为了给多肉遮荫,他还准备了一把太阳伞,这里也成为了朋友们聚会纳凉的绝佳位置。
▲卢先生在阳台护理多肉植物。
“有时候,她会唠叨我整天摆弄这些花草,但她自己却很享受拍照的过程。”卢先生说,妻子将照片上传到南国早报客户端“我家阳台有点美”晒图活动中,并取名“我的莫奈花园”。
同一种植物多个方位种植
不少到过卢先生家花园的人,都会以为他是一名园艺师,但实际上,他的专业和园艺毫不沾边,只不过是在种花的路上屡败屡战。
“已经不记得试验过多少个品种了。”卢先生说,植物生长的三大关键是阳光、水分和土壤,但每家阳台的环境不一样,种什么?如何种?都要经过一轮摸索。
▲卢先生在侧院打理花草。
绣球花,是很多人喜欢的植物,尤其是经过土壤调节而变蓝的绣球花。在卢先生家里,自然生长出来的绣球花就是蓝色的,而且年复一年地生长。他告诉记者,为了节省实验种植的时间成本,在刚开始种绣球花时,他就买了很多株,分别种在阳台、露台和院子。通过试验,他发现院子才是它最佳的生长点。
记者看到,在阳台上,两盆茂盛的矮牵牛开出的紫色花朵,从下往上看,就像一条紫色波浪。卢先生坦言,矮牵牛看起来很普通,但也经过了多次尝试,才摸索出它的生长规律,并实现多年生,多年爆花。
废物利用丰富阳台造景
有了大露台,种了花,栽了菜,小动物也要进驻了。
为了照顾家人的需求,卢先生给儿子养了几只兔子,并利用废弃的木头,做了一个蓝白相间的小房子,黑色的毡布做了屋顶,兔子的粪便埋入土中被土壤分解,又成为果树的营养,实现了生态的循环。
▲卢先生利用废旧装修材料做成的兔屋。
在一楼,记者发现一个巨大的发酵箱,里面装的是家里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加入菌种后发酵,直接渗入土地中,成为花木的有机肥——这个箱子也是卢先生自己做的。
卢先生告诉记者,自从在种花的事情上一发不可收拾后,各种废旧物品,他都想办法让其成为阳台上的造景。易拉罐、啤酒瓶,就连去野外游玩时捡到的石头,也会成为花圃的点缀。卢先生还曾自嘲:“像个捡垃圾的。”但是,通过废物利用,他和孩子一起劳动,无形中也提升了亲子关系。
“人类感知世界用手和眼,但植物用的却是根。”卢先生说,养花时间越长,仿佛能听懂植物的语言,知道它们到底是缺水还是缺肥。此外,一些看起来已经死掉的植物,被别人丢弃后,也能捡回来重新救活,恢复生机。
种植让他收获了邻里和睦
养花种菜,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记者在卢先生所在的小区转了一圈,发现很多居民都在有意识地改造自己的阳台和院子,精心搭配各种植物的造型和花色,看起来赏心悦目。对此,卢先生说:“那是他们托我改造的。”
▲卢先生帮邻居改造的院子。
原来,不少邻居看到卢先生家的花园后,纷纷上门请教,有的人干脆委托他帮改造。这样的房子多了,整个小区的环境也美了几分。
“种养,能唤起大家的共鸣。”卢先生说,自己不在家的时候,会时常让邻居帮浇水和喂鱼。而邻居们也经常会聚在门口吃柴火锅,各家拿出自己种的菜,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吃百家饭的感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