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简单的环保材料,就能制作成酷炫的舰船、赛车模型,通上电,它们还能“活”起来……6月17日上午,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模型运动爱好者聚集在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为期三天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在持证上岗后,他们将帮助更多人走进科学大门、打造飞天走地的“超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涵盖电子、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的模型运动,不仅包括了海陆空模型和建筑模型,也越来越多地和“3D打印”、“机器人”等高科技概念发生关联。
▲培训现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体育部门从今年开始启动了针对模型运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正在进行的本场培训面向航海和车辆模型,年初的首场培训则针对航空模型。接下来,涉及建筑模型等不同项目、分门别类的专项培训,更体现了模型运动发展的火热态势。
在当天的培训班上,90余位模型运动爱好者在前广西航海模型队队长农克夫、车辆模型国家一级裁判员莫志权等专家的指导下,先后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制作和实操等环节。在考试合格后,他们将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在不同场景中规范地指导和服务全民健身。
▲学员们观摩各式各样的模型。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健康产业学院院长黄河表示,科技教育需要一个切入点,结合了体育元素的模型运动就是一把开启青少年科技梦的“金钥匙”。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模型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多所中小学常年开展航空模型训练,大学校园也越来越多地开设与模型运动有关的体育创客空间,相信不断与时俱进的模型运动也将促生前景广阔的体育大产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