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女士到南宁一个体诊所就诊几小时后,在家中死亡。其家属状告诊所,案件尚未开庭,该个体诊所的经营者死亡、诊所被注销。其家属在追加接诊医生为被告后,调查发现该个体诊所另有实际经营者。经过两年多的诉讼,近日,郑女士的家人收到了19万元赔偿款。
2019年8月3日晚7时许,60多岁的郑女士因腹痛,到南宁市西乡塘区一诊所就诊。接诊医生未作检查,即以“肚痛、吐”对郑某施以输液治疗。郑女士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医生未做进一步检查,也未建议到大医院诊治。次日凌晨3时许,郑女士在家中死亡。
2019年10月12日,郑女士的家属将该诊所告上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后因案件分流,该案裁定由南宁市邕宁区法院审理。
经过司法鉴定,郑女士的死因为心肌梗死致心源性猝死,诊所承担次要责任。可案件尚未开庭审理,2021年1月14日,该诊所经营者80多岁的邹某死亡,此后,该诊所被注销。因邹某的法定继承人情况不明,2021年6月30日,邕宁区法院以被告不明为由,驳回起诉。
在查清邹某法定继承人后,郑女士家属以其继承人为被告重新提起诉讼。然而,代理人在调查后发现,邹某遗孀年近八旬,尚有子女残疾,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原告又将接诊医生钟某追加为共同被告。在进一步调查中,代理人发现,该诊所实际经营者是王某,邹某和钟某的工资都由王某发放。事发后,王某假冒邹某将该诊所注销。最终,王某也被追加为被告。
面对确凿的证据,被告一方请求调解。最终,被告方一次性向郑女士家属赔偿19万元,本月初,其家属收到了赔偿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