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毒品两个字
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
或许有人想着
“我知道绝对不能吸毒
所以根本不会接触到毒品
这件事跟我没有什么关系”
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事实上,毒品的演变经历了三代
早已长成你防不胜防的样子
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
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
危害是第一代毒品的1000倍
今天(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
不妨利用这次的“小科普”
好好检测一下自己的
知识储备和预防意识
坚决对毒品说:不!
认识毒品
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传统毒品
鸦片,俗称“大烟”。鸦片是从罂粟的未成熟蒴果中,经割破果皮将流出的浆汁干燥后得到的深棕色膏状物。吸食鸦片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吸食者会变得面色蜡黄、神情呆滞、骨瘦如柴,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结晶粉末。它的毒性是鸦片的8~10倍。它是一种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生物碱。过多吸食成瘾,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海洛因,俗称“白粉”。是从吗啡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粉末,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最著名、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毒品。海洛因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极易上瘾且极难戒除的毒品,被人称为“毒中之毒”。
海洛因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滥用最普遍、危害最大的一种毒品,被人们称为“白色恶魔”。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
可卡因,又名古柯碱。可卡因是与海洛因齐名的、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另一种极其危险的毒品。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量使用,则将导致死亡。
“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一种合成兴奋剂。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新型毒品
阿拉伯茶又称恰特草。广泛种植于阿拉伯、埃塞俄比亚一带,看起来很像茶叶或者苋菜,很容易搞混淆。
很多吸毒者把这种茶叶直接放进嘴巴里嚼,嚼着就能很兴奋,甚至能产生幻觉,而且成瘾性很大。
“笑气”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是一种氧化剂。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甚至致幻。
人若是持续性地吸入笑气,将会因缺氧导致神经元被破坏而濒死甚至死亡,危害不言而喻。
“邮票毒品”中添加的是LSD(也称麦角二乙酰胺,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毒性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
它是世界最强致幻剂,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变得萎靡不振,容易生病。
毒品危害
1.损害身心健康。精神障碍是药物成瘾引起的最主要的身心损害,表现为幻觉、思维障碍、人格低落,还会出现伤人或自杀等危险行为。
2.造成身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各种感染。容易引起艾滋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药物过量常致中毒死亡。
3.药物滥用耗竭社会经济,阻碍社会发展。
4.破坏家庭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严重的社会犯罪问题。毒品的非法种植、制造、贩运,毒化社会风尚。
预防沾染
1.保持心理防线, 不要盲从。
2.认清毒品的危害和种类,尤其新型毒品不断在外观上做得让人难以防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有必要。
3.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
4.身处娱乐场所时,拒绝陌生人赠送的香烟或饮料。
5.正确面对挫折,一定不要因挫折和考验颓废吸毒。
6.不要有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想法。
7.当身边的朋友介绍类似毒品的新东西让你尝试时,委婉地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整理自丨宁夏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