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石板,你想到的是那条烟雨朦胧的江南雨巷,还是林俊杰《醉赤壁》里的那句“马蹄声如泪奔,青石板上的月光照进这山城”?如果,它就是你家的洗衣板呢?
印着“瓶升三戟”图案
居民拿它当洗衣板
上城区紫阳街道十五奎巷社区四牌楼43号的居民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家院里的洗衣板竟然是块青石板老物件,毛估估有上百年的历史。
青石板长184厘米,宽84厘米,厚10厘米。青石上清晰地雕刻了花瓶、戟的“瓶升三戟”图案,意寓“平升三级”,指古代官吏的品级,是说一个人官运亨通,连升三级。
四牌楼43号共有21户人家,分布得错落有致,每一间都不大,至多两层。院子里种植了番茄、丝瓜等果蔬,天空被电线分割、被晾晒物点缀。这块“瓶升三戟”青石板,就在进门的院子中间,旁边还有一口古井。
朱云德今年66岁,他说,打小起,这块板就一直在院里了。居民平时都用它来洗衣服,只觉得花纹好看,也没多想。因为青石板边上有一口井,院子外面的居民也会来这儿洗衣物。
这块青石板是怎么被发现的?上城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姚倩介绍,这是区里前期做古井寻访时无意中发现的一块石板,当时专家经过初步审定,觉得这块老物件可能是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文物。
“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它一直以来被当作一块洗衣石,和居民亲密接触,但居民对它还是很爱护的,所以整体的保护情况是很好的。”
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明代城隍庙的石碑或甬道石,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新的洗衣板已经安上
青石板去博物馆展示啦
6月28日下午,四牌楼43号的这块“瓶升三戟”青石板正式交接给了上城区文保局,被运往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
接下来,这块“瓶升三戟”石板将会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室外展区展出,同时将请专家进一步研究,把石板背后的故事讲述给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这块青石板涉及到43号楼21户人家,怎么协调?紫阳街道党工委委员汪菁介绍,大家都很支持老物件的收藏、保护,一致同意以置换的形式捐赠。
“有点感情的,舍不得也得舍得,老物件要保护起来的。”院里的陶大伯说。
为感谢居民的无偿捐赠,上城区文物保护中心特为民居定制了一块同样尺寸的青石板洗衣台。同时,向上城区紫阳街道颁发证书以肯定街道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五奎巷、太庙,是杭州最老底子的地方。其所在的紫阳街道辖区内还有不少老物件和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四牌楼43号院子里至今还保留有古井。正是在居民的长期保护下,这些老物件和文物才能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汪菁说,辖区内一直在进行文化走读行动,提升周边居民文物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