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凌晨,广州市白云区一街道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棚屋(以下简称充电棚)突发火灾,导致不少电动自行车被烧毁。据了解,此次起火的充电棚是“白云区电动车充电桩消防宣传示范点”。万幸的是,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多个网传视频显示,4日凌晨,充电棚内一辆电动自行车底座下方突然冒出大量烟雾,随即出现爆燃并持续有明火燃烧,加之棚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密集,周围的车辆随之受到波及,现场浓烟四起,火势很快蔓延开来。
▲火灾现场视频截图。图源网络
据广州消防通报,7月4日4时32分,该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接报白云区松洲街槎龙万龙二街25号发生火灾警情,支队立即调派附近3个消防站、6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
4时58分,火势被控制,5时04分,明火扑灭。现场为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着火,燃烧面积约40平方米,主要燃烧物为电动自行车和车棚,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记者了解到,此次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是在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槎龙村万龙二街街道上,周边分布有大量民宅,此次火灾也波及了附近商铺的招牌。幸好没有延烧到附近民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5日上午,记者联系到火灾发生现场附近一名商户,该商户告诉记者,这个充电棚平时使用频率较高。好在火灾发生时间在凌晨,没有人员受伤,自己的店铺也没有被波及。
记者随后联系到槎龙党群服务中心,试图了解此次火灾的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暂时由上一级部门处理,居委会不便透露相关情况。
此外,记者发现,2021年12月23日,“白云政法”微信公众号曾发布《平安白云 | 松洲街:“三防”并举,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一文,其中提到松洲街新建了1248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放点,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设置专用的充电配电箱、灭火器、雨棚、监控等设备,具备防火、防雨、防盗等功能,并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上加装了宣传板报和电子荧屏等设施——该充电棚属于“消防宣传示范点”。这引发了网友热议。
▲该充电棚失火前图片资料。图源网络
▲该充电棚起火后现场图片。图源网络
按理说,作为示范点,安全肯定摆在第一位。对此事,很多网友表示“实在想不通,示范点怎么会起火”,还有网友戏称这是“电瓶车集中燃放示范点”,还有网友称“引起大家关注了,示范效果就达到了”“示范点的确起到了警示作用,更加说明不能到室内充电,不然烧毁的就不仅仅是电动自行车了。”
不过,在广西业内人士看来,充电棚起火的原因很复杂,诱因也很多。虽然这个“示范点”肯定是规范建设,在安全配置及保障上比普通家庭的室内充电设施要强得多,但“三分建七分管”,后期管理也要跟上。因为设备和电路会老化,相关设施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若管理跟不上,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主管变电站业务的广西供电专业人士李先生表示,从供电方面来看,虽然充电棚设置了专用的充电配电箱,但也有可能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线路故障,还有可能因为同时充电的车辆太多、电瓶电压及容量较大,导致总负荷超过设计标准。这些问题,必须在不断巡查管理中及时发现并进行排除,若充电桩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就会过热最终起火;此外,若供电线路受外因影响,如进水、受外力冲击、导电异物侵入等,都会导致线路短路起火。
南宁电动车业内人士陈先生分析,从起因看,火灾是一辆电动车起火蔓延开来导致的。而造成一辆电动车起火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如电动车存在非法改装、充电器老化或不符合标准又或者散热不好,甚至车辆线路老化、老鼠啃咬线路造成短路等因素,都会导致火灾。作为示范性充电棚,不仅应该提示市民哪些电动车可以在棚里充电,哪些车辆不能进入,还要安排人员进行巡查管理,及时揪出非法改装车辆,排除危险因素。
因此在广西,有关部门一直坚持严厉查处电动车非法改装、不断整治拉线充电等现象,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