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
近日,武汉出现霍乱病例引发社会关注。7月13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公众普及霍乱知识,广西每年均开展霍乱病例监测,近20年来未发现本土霍乱病例,但近年来全国一直有零星病例报告。疾控专家提醒,霍乱可防、可控、可治,预防须注意“五要”“五不要”。
据介绍,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病例以剧烈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这样的腹泻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轻型病例更常见,还会存在无临床表现的带菌者。
自治区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医师黄君说,霍乱的传染源为病人或带菌者,主要通过饮用或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触霍乱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食用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等途经传播。
她表示,预防霍乱主要是“把好一张口”,做到“五要”“五不要”,预防病从口入。
其中,“五要”就是: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就是: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近年来,我国一直有零星霍乱病例报告。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国分别报告霍乱病例16例、11例、5例,无死亡病例。黄君说,广西每年都开展霍乱病例监测,自2002年以来未发现本土霍乱病例。现代医学对霍乱有成熟的治疗手段,霍乱可防、可控、可治。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是关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