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奋进新征程·健康广西这十年”广西托育服务工作进展与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介绍广西在破解“带娃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发布会现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生了孩子需要有人照看,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张志强介绍,破解“带娃”难题,发展托育服务,已成为提升育龄夫妻生育意愿、落实国家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缓解托育服务供需矛盾,减轻家庭养育子女负担,激发生育潜能。
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区“托育服务”市场主体共计3100多户,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2.4个。
解决“带娃难”,需要一大批专业的托育人才,家长才能放心把宝宝托管出去。据介绍,目前全区高职院校设有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点22个,在校学生1937人;中职学校设有幼儿保育专业点86个,在校学生9973人。其中,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率先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托育人才队伍,首批人才将于明年走出校园。校方设计了“医育结合”的多学科复合型课程体系,并拓展了育婴员、幼儿照护、小儿推拿、儿童心理辅导等托育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
此外,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培训18.98万人次,498家机构开展育婴员、保育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13.87万余本。
下一步,广西将推动各项托育服务支持政策落实落地。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会同广西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广西托育机构责任保险实施方案》,推动托育机构责任保险项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出台我区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参照居民价格执行的政策。自治区财政厅将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纳入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同时,将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挖掘社区空余场地资源,闲置校舍、闲置办公场所等资源,在家门口设立就近可及、“小而美”的托育机构。鼓励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开设托班,尚未开设托班的公办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非营利性托班,重点解决2-3岁婴幼儿的入托需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