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21年前的今天
以诗词歌赋冠绝古今的一代文豪苏轼驾鹤西去
但他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
洒脱坦荡的品格
幽默有趣的灵魂
始终如同星辰般永远闪耀在人们心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生仕途坎坷的苏轼
用半世颠沛流离道尽了一生的诗情画意
即使在才俊辈出的宋代
依然在诗、词、文、书、画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就
其超然卓绝而自成一派的文风
将中国诗词成就推向了巅峰
▲东坡亭前的苏东坡雕像。翟坚求摄 图源:北海日报
而更让这位传奇人物散发出独特魅力的
则是他从不轻视自己肩上的责任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
依然能够超然物外
保持满满的正能量
他广结天下朋友,为百姓谋福利
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
若活在当下,他定是个“顶流”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走过了宋朝几乎大半个疆域的苏轼
在岭南度过了他风雨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年过六旬的苏轼遇上朝廷大赦
从海南儋州迁调广西合浦廉州安置
到达合浦廉州后
他受到“粉丝”热烈欢迎
这段岁月也为他的晚年生活带来了难得的宁静
成为他内心的一方乐土
后人在他的故址清乐轩上修建了一座东坡亭
至今都在安静地诉说着一段流传千年的往事
▲东坡亭。图源:合浦旅游
而东坡亭东面的那口井
相传是苏轼在廉州期间
见当地居民饮水不便
亲自为百姓挖的
后人重新疏浚后将其命名为“东坡井”
▲东坡井景点。翟坚求摄 图源:北海日报
这两处地方均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当地百姓敬仰和缅怀苏轼的历史印记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苏轼作为北宋第一“美食博主”
真可谓走一路吃一路
闲居廉州期间,
苏轼自然忘不了品尝当地美食。
当时正值合浦特产龙眼成熟之际
太守张左藏便送了一些给苏轼
苏轼品尝龙眼后诗兴大发
写下了《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
称合浦龙眼乃可与荔枝匹敌的佳品
廉州的平静岁月令苏轼终生难忘
▲资料图。
离开廉州时他专门写了一首诗——《留别张左藏》
“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香喷喷的烤乳猪和酥甜可口的月饼
再吟上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岂不乐哉快哉!
这两句诗更是成为了合浦月饼的代名词
▲合浦大月饼。(资料图)
“旅游达人”也是苏轼这位旷世奇才的鲜明标签
他与广西的缘分也不止于合浦
玉林容县的都峤山
北流的景苏楼
梧州藤县的浮金亭、访苏亭等
无一不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年游历藤县时
他曾以“江月夜夜好,山云朝朝新”赞美浮金亭胜景
▲藤县浮金亭。图源:广西新闻频道
去容县都峤山拜访其挚友邵道士时
险峻雄奇的仙山让他流连忘返
与挚友挥别时不禁写下
“乞得纷纷扰扰身,结茅都峤与仙邻”
他途经苍梧
泛舟于西江之上时
更是感慨
“端如径寸珠,坠此白玉盘”
今天
苏轼已远去近千年
但为什么人们至今依然如此怀念他?
或许,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所说
“苏东坡已死
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但是他留给我们的
是他那心灵的喜悦
是他那思想的快乐
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你还能背出苏轼的哪些诗词?
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