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今天开始,请你帮个忙

阅读数:165 发布时间: 来源:南宁市慈善总会 编辑:刘颖
一群人,一簇光。

在南宁

流传着这样一句接头“暗号”

它简短有力,一呼百应

尾音处舌尖轻弹,烙下浓重的“南普”印记

“能帮就帮咯”

如同一声集结号

传递南宁人对慈善最朴素的理解

诠释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南宁市慈善事业稳步发展,深沉的善念、暖心的善举,汇聚成社会向上向善的深远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一个个微心愿被点亮,一条条求学路被打通,一片片荒坡披绿衣,一颗颗孤寂的心得到慰藉。

聚沙成塔,

涓涓心意汇入爱的海洋

每年,南宁市江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韦文清都会向南宁市慈善总会郑重地捐出自己的一日工资,2011年至今,累计金额约2000元。多年来,他还参与捐资扶贫、捐资助学、党内救济捐助、社会捐助等慈善活动。

▲各单位组织"慈善日”捐赠活动。谢裕旭摄。

“虽然每次捐助金额不多,但聚沙成塔,都是自己的心意。”对韦文清而言,“能帮就帮”是职责使然,更是对人间真情的传递与弘扬。

近年来,南宁市每年组织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开展"慈善日”捐赠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自愿参与,捐赠1天工资。

在活动中,像韦文清这样常年支持慈善事业的党员干部不胜枚举。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捐赠队伍,涓涓心意汇入爱的海洋。

▲热心市民为慈善助力。

坚守企业责任

助力孤儿学生圆梦校园

“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没有理由埋怨命运,只有迎难而上,才是我对大家最好的回报……”9年来,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的孤儿乔乔(化名),在享受各项政府帮扶措施的基础上,每年还能领取“慈善助孤”项目的2000元生活补助。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温暖了乔乔的童年生活,尚在小学的她用稚嫩的笔迹向资金捐赠方广西瀚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德集团”)写下感谢信,纸短情长,字里行间流露感恩的真心。

2014年起,南宁市慈善总会与瀚德集团共同实施“慈善助孤”项目,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持续资助南宁市100名散居的贫困孤儿直至年满18周岁。截至2022年,项目累计救助752人(次),发放救助金150.4万元。此外,瀚德集团还与南宁明天学校建立了“瀚德明天基金”,截至2021年8月,累计发放救助金64.6万元,救助在校孤儿学生629人,用慈心和善举生动诠释了“责任”二字的真谛。

▲受助女孩写给南宁市慈善总会和瀚德集团的感谢信。

▲孩子们在南宁市明天学校的图书馆里聚精会神地看书。

2014年至2021年,南宁明天学校有95名受助孤儿学生考上大学,已有48人走向不同工作岗位,部分受助者放弃了更好的就业机会,选择回到南宁明天学校任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慈善精神,帮助更多的孩子圆梦校园。

精准救助  

为幸福生活“兜底”

“今年1月,我们家又收到了精准防贫基金拨付的30800元。孩子的医疗救治有保障,病情逐渐好转,脸上笑容也多了。”8月15日,家住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的王思欣慰地向记者介绍儿子的康复情况。

王思的儿子在2020年10月被确诊为白血病,初闻噩耗,夫妻俩感觉天都要塌了。“孩子才9岁就要承受病痛折磨。即使治疗顺利,治疗费预计也要70万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记者从武鸣区乡村振兴局了解到,按照相关程序,2021年1月王思一家四口纳入农村A类低保,6月纳入防止返贫检测对象并进行帮扶,获得南宁市红十字基金会小天使慈善资金给予救助50000元,获得武鸣区临时救助金37591元,获得小额信贷资金最高限额10万元的贷款;2021年养殖333只鸡获得产业奖补资金4995元,2022年新种植的柑橘获得产业奖补资金5000元,目前王思种植柑橘已超过40亩。

对王思一家的帮扶故事,仅仅是南宁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一个缩影。2020年,南宁市广泛动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捐赠,创新设立“南宁市精准防贫基金”。截至2022年8月26日,全市有1050人(次)主动申请且符合救助条件,累计发放“南宁市精准防贫基金”共758.47万元。


一群人,一簇光。

生活中一次次看似平凡的暖心善举

如同点点微光,足以照亮他人,

也会凝聚成更强大的能量。

我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就要来啦!

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做慈善 传播真善美”。


加入慈善公益活动,从我做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为迎接我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8月起,南宁市全面推开2022年中华慈善日“汇聚慈善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汇聚更强大的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服务。

南宁市乡村振兴和防止致贫返贫指挥部印发《2022年中华慈善日“汇聚慈善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活动方案”),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与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结对子”等帮扶活动,为困难群众救急解难,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无缝接续,汇聚更强大的社会力量为乡村振兴服务。同时,继续号召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自愿捐赠1天工资。

南宁市慈善总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全市各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朋友“践行慈善法,人人献爱心”,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2022年“中华慈善日”倡议书

全市各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将每年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根据《南宁市乡村振兴和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指挥部关于印发〈南宁市2022年中华慈善日“汇聚慈善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方案〉的通知》(南乡防指发〔2022〕10号)文件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在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诚挚的心情,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

呼吁全市各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市民朋友“践行慈善法,人人献爱心”,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按照“依法组织、广泛发动、坚持自愿、鼓励奉献、公开透明”的原则,倡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商会等有经济收入的干部职工自愿捐赠1天工资,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市民自愿参与捐赠活动,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首府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积小善为大爱,积小德成大德。慈心为人,善举济世。让我们携起手来,与爱同行,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用爱心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用善举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此,衷心感谢各位爱心人士对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邕城因为有你们的慈行善举而更加温馨、和谐、美好!

南宁市慈善总会郑重承诺:所有捐赠款物,公开透明,公示社会,在政府监督、审计监督的基础上,欢迎社会监督。

扫描二维码进入

↓ 中华慈善日 捐赠二维码↓

捐赠户名:

南宁市慈善总会

捐赠账号:

2102175019300081941

开户行:

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市金州支行

捐赠电话:

0771-5505901、5567012、5591147 

地址:

南宁市长湖路5号(南宁市救助管理站大院内)

备注:单位或个人通过银行汇款(转账)需在汇款(转账)单附言内注明“中华慈善日”。为方便给您及时开具捐赠票据和荣誉证书,请您将银行汇款(转账)回单凭证、捐赠单位名称(个人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经办人以及联系电话等发至邮箱5505901@163.com。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南宁市慈善总会

2022年8月5日

如一滴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如一粒沙,聚沙成塔,积少成多。

像一颗钉,锲而不舍,钉紧钉实;

做一缕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让我们彼此守望,

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