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时开始
“双11”第一波正式开买
许多网友正忙着“剁手”交尾款
然而你知道吗?
10月31日也是“世界勤俭日”
与过往的“尾款人”不同
这一届的年轻人对节俭有自己的理解
▼
各种渠道购物巧“薅羊毛”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该花的钱一分不省
学会将闲置物品变废为宝
……
快来看看
年轻人如何定义“新节俭主义”吧!
钱尽其用,该花的一分不省
电影票用积分兑换、吃饭用团购套餐……“能省则省”成为这一届年轻人的消费新现象。
▲许多人的电影票是用积分兑换的。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南宁的苏洁总结了一些购物心得:例如网购包邮还不行,有运费险才更划算;逛超市可以花好几百,几毛钱的购物袋却不建议买。自己利用各种方式省钱不是抠门,只是想钱尽其用。
▲许多人选择在网上抢优惠券。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节俭省钱是否就代表着要吃苦?其实不然。现在的年轻人,一边精打细算忙着省钱,另一边却很乐意把省下的钱花在能充实生活、提升自我的事情上。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李烁给自己做了一个攒钱计划:他要求自己少点外卖多下厨,出门少打车多绿色出行,就连看剧用的VIP会员,他也觉得能借就绝不充钱。
▲ 市民在商场购买促销商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薅”出门道,不买贵的只买对
“双11”即将到来,网购一族早早加满购物车,等待最后的“血拼”。如果说早些年买买买后要“剁手”“吃土”,如今,网购一族已经从抢券、囤券中学会了省钱。他们花最少的钱,找最大的乐子,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南宁的上班族林颖有10年的网购经历,从去年开始,她的网购方式有了新变化:看中的商品先收藏,价格品质货比三家,最后再看有没有优惠券,算出最优惠的方案她才确定下单。
▲各大网络平台上,网友晒出各种省钱攻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为了抢到商家每天定点放送的大额优惠券,广西大学大二学生小梁在网上“蹲守”了两天。最终,她以比原售价优惠了60元的价格拿下了自己心仪的护肤品。在她眼里,省钱已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经验十足的她早已深谙“薅羊毛”之道,“领优惠券、拼单团购、积分兑换……摸清了这些门路,既能开心购物又能省钱,何乐而不为?”
▲如今对于不少网购一族来说,抢券囤券成为省钱妙招。
共享交易,一个省钱的小技巧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不少人发现,将闲置物品共享交易,是一个省钱节俭的小技巧。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罗先生家里闲置的儿童用品越来越多。他把孩子用过的玩具、学步车、安全护栏等放到网上二手平台,很快便成交了。在罗先生家里的废品,在别人家里又可以派上用场。
▲市民通过交易平台搜索二手婴儿用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DIY达人,教你如何变废为宝
最直接的省钱方式
当然是把闲置物变废为宝
各位DIY达人要出手了
↓↓
●奶茶袋子秒变收纳盒
爱喝奶茶的妹纸们,奶茶袋子可不要随便丢掉,只要动动手,就能把它改造成储物盒、纸巾盒等,立马变废为宝哦~
●废弃瓶子颜值大升级
网友“丫头”介绍,她在垃圾堆里捡了个塑料瓶,用一卷麻绳DIY,就能省下了买花瓶的钱。
▲网友“丫头”供图
她又把妈妈腌酸菜的罐子从垃圾桶里捡回来洗干净,做成了花瓶。
▲网友“丫头”供图
●废旧纸盒一刀变书架
废旧纸盒不要扔,斜对角划开,经过包装,就是书架。
●洗衣液瓶子雕刻成花瓶
洗衣液的瓶子不要扔,用小刀顺着花纹雕刻,一个花盆就做好了。
当节俭成为一种风潮,它不只是个人行为,更应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如今下馆子吃饭,服务员会引导顾客吃多少点多少,剩菜打包带走;单位、高校等公共食堂推出光盘行动,提供半份、小份菜……
勤俭节约,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份日积月累的微小幸福。不管方式如何变,愿我们都将这份美德传承下去,俭以养德。
▲打折商品成为不少人的首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你有哪些硬核的节俭方式?
留言与我们分享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