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届区运会的大“黑马”是贺州代表团。截至11月13日下午1时,贺州总奖牌数179枚(86金42银51铜),位居奖牌榜第三名。国际式摔跤项目67枚金牌,贺州运动员就包揽了其中31枚。记者采访了解到,“黑马”出圈的背后,不仅有勤奋与汗水,还有布局与创新。
▲训练现场。
赛场上的“黑马”
9月23日至26日,第十五届区运会国际式摔跤比赛在贵港市举办,贺州市派出89名男运动员、32名女运动员参加该项目的角逐。结果该项目总计67枚金牌,贺州代表团一举夺得31金,以绝对优势成为该项目之“王”。
除了摔跤项目,贺州代表团在柔道项目上获得4金5银6铜,拳击项目3金4银1铜。其他项目运动员在场上也大放异彩,截至11月13日下午1时,贺州代表团累计获得86金42银51铜。
自治区体育局竞体处处长杜雪峰评价说,贺州占据本届区运会国际式摔跤项目奖牌榜的半壁江山,以“黑马”之姿亮相,是广西重竞技人才培养的“摇篮”。目前,广西重竞技人才大部分出自贺州,人才集团优势很明显。
20年的坚持不懈
贺州代表团在区运会上让人眼前一亮,绝非一朝一夕能成。
“早在20年前,我们就确定了发展重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贺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李宏介绍,这样的发展格局,既考虑了广西的项目优势,也基于贺州体育苗子的特点。经过长期的选材、调研,教练员发现贺州的体育苗子普遍爆发力强,适合练习重竞技体育项目。另外,这些项目训练枯燥劳累,大城市的孩子未必能吃得了这份苦,这也给贺州举“重”若轻提供了机会。
经过20年的坚持,贺州在摔跤、举重、拳击、散打等重竞技体育项目上逐渐有了收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体育健儿。正在备战巴黎奥运会的女子举重运动员蒋惠花、男子举重运动员吴长升、女子摔跤运动员钟雪纯、男子摔跤运动员邹万豪等都将代表国家队出战,为国争光。
李宏还透露,本届区运会,贺州代表团能脱颖而出,也得益于即将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了保证这一全国赛事的顺利开展,四年一届的区运会提前1年举办,这让原本打算最后一年冲刺训练的城市措手不及。“贺州不一样,体校的孩子都是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生活,从2019年着手备战第十五届区运会以来,运动员的训练就持续没有间断过,所以一上场,优势立马显现出来。”李宏说。
▲训练现场。
不断探索新方式
2022年8月,自治区体育局下发《广西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工作方案(试行)》,从体操、举重、摔跤、田径、攀岩等广西体育重点优势项目入手,培育建设广西竞技体育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小高地,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其中,摔跤、举重两个项目的人才小高地就在贺州。
贺州市体育局副局长黄广成介绍,5个人才小高地项目,贺州拥有两个,这是对贺州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从2017年到2021年,贺州体校运动员参加广西青少年锦标赛荣获202金215银202铜;向广西各运动发展中心、区体校输送运动员185名;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比赛荣获86金94银109铜。
黄广成还透露,能挖掘和培养这么多优秀体育健儿,也是新时期下体教深度融合的“结晶”。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贺州不断探索新方式,如富川瑶族自治县体校让蒋惠花等体育明星走进校园做宣传示范,推动举重、摔跤项目的发展;钟山县骏威俱乐部等与该县第一中学、第九小学等合作,在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举重等特色体育项目上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都为传统优势项目拓展了生长空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