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老伯向媒体发来一条特别的求助信息,他不是碰到了什么困难,而是想公开地向一家饭店说一声“谢谢”。
施老伯的母亲今年92岁,年迈体弱,母亲和患喉癌等重症的弟弟住在徐汇区长桥四村,而施老伯自己住在浦东航头,年近七旬,心脏不好,几十公里的距离让他难以日常照顾。无奈之下,施老伯想了个法子。
此后的近3年时间,这家饭店每天都会安排送餐上门,一天两次的午餐、晚餐从未迟到,“我们跟他无故无亲,也没什么朋友关系,什么都没有”,施老伯反复强调要出钱,但经理却坚持“不要钱”。
施老伯的弟弟介绍,快3年了,真不容易,他们的员工也很有爱心。有次送餐小伙还买了葡萄送来,“我有点难为情,小伙说是给奶奶吃的,我听了心里很感动,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忘记”。
就在采访时,饭店负责送餐的工作人员小付敲响了大门,小付告诉记者,目前,他给老人送餐,已经有两年半时间了,除了施老伯他们家,他每天还要骑车送另外5户家庭,送完之后再赶回店里,招呼中午前来用餐的客人。
原来,想对这家饭店说谢谢的远远不止一个人。同在长桥四村的这户人家,夫妻二人腿脚不便,所以日常三餐都得靠送上门,在小付到达之前,家里的门早早就已经打开了。
“儿子不在身边,我们吃饭成了问题,这家店风雨无阻送餐,每一顿不拖时间”,之前老两口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几次想给这家饭店塞个红包,但每次都被拒绝了。
面对媒体镜头,饭店马经理显得格外低调,一再表示不必宣传也不必言谢。他说,“我们在这里开了十几年了,附近居民也很关心照顾我们,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应该的,我们尽的只是绵薄之力,不想要宣传”。
马经理还表示,这三四年间大概送了十几家,刚开始有需求的人比较多。后来有些家里的子女回来了,就会主动说不需要送了,“确实有困难的人,我们才去帮助关心”。
长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街道有3.6万名老年人,仅仅依靠政府助老力量是不太够的,所以发动了“清和敬老联盟”,有100多家商铺企业单位参与,马经理这家饭店只是联盟里的一家。负责人还表示,联盟并不推荐免费送餐,而是为老年人优惠送餐,商家免费送餐只针对重残、特困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不希望爱心企业增加负担。
为这份温暖点赞!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