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新冠高峰后,又现肝损伤小高峰?近期多种病毒高发,疾控中心提醒→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

新冠高峰后现肝损伤小高峰?

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月份新冠高峰时,病区收治了许多新冠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规检查时,发现很多病人有肝功能损伤。”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和血管疾病介入中心二科主任医师张小玉主任近期向记者透露,根据临床经验来看,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包括免疫损伤、药物损伤、炎症损伤、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等等。

免疫损伤。新冠感染后,首先损伤的是上呼吸道、肺部等,机体在进行免疫清除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肝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

药物损伤。比较常见的如“对乙酰氨基酚”,很多药物中都含有该成分,有些患者急于康复,“数药并吃”,那么很可能叠加作用,损伤肝部,甚至会引发肝功能衰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治疗新冠的“特效药”,也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损伤肝肾功能。

炎症损伤。有研究发现,新冠患者体内病毒感染可激活大量的免疫细胞,启动炎症因子风暴,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肝脏炎症的发生。

组织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肝脏代谢旺盛,为高需氧组织器官,对缺氧极其敏感。而长时间的缺氧和再灌注损伤是导致肝损伤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其实一部分人群本就有一些不同程度的肝病,如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等,但由于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一直忽略了疾病。“就好像海平面下的冰山一样,其实疾病是一直在的,只是之前没发现。新冠让隐藏的冰山显露出来了。”张小玉介绍说, “病人的肝损伤是由新冠引起的,因此我们首先针对新冠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病毒、止咳,让患者吸氧、俯卧位排痰等,同时进行保肝、降酶的治疗”。

张小玉说,应注意的是,该类病人又与“单纯”的肝病病人不一样,因此在治疗中要随时根据指征的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既缓解症状、又能够保肝。“在我们的努力下,目前病人的预后都是很不错的。”

疾控中心提醒:

近期多种病毒高发,注意防护!

近期多位网友称自己开始发烧,有网友担心“是不是又复阳了”等问题。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目前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是还未感染过的人,被完全相同的毒株感染2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此前,多地疾控中心提醒,近期鹦鹉热、诺如病毒、HRSV病毒、登革热、季节性流感等同样需注意防护。

鹦鹉热

浙江金华武义疾控中心发布消息:2023年2月以来,浙江金华武义县连续报告了鹦鹉热病例,经治疗均已痊愈。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也称鸟疫,是由鹦鹉热嗜衣原体引起的人、鸟和其他动物人兽共患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为6-17天,最短3天,最长45天。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鸟类比如鹦鹉、禽类比如鸡鸭鸽子等。

主要传播途径:吸入感染的禽鸟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或者接触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后发病快,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肌痛、肺泡及间质混合型肺炎表现。重症不及时治疗可致死,即使是轻症恢复也相当缓慢。

预防重点:接触禽鸟后及时洗手;从事禽类售卖、宰杀等工作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搞好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感染;如需接触病死禽鸟需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手套。

诺如病毒

近日,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外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相对封闭环境引起胃肠炎暴发。

潜伏期: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

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常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预防重点: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HRSV病毒

近日,HRSV病毒引起全球关注,相关儿童病例在欧美国家激增。

什么是HRSV病毒?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RNA病毒。

潜伏期:通常为2-8天。

主要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儿童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发热、鼻塞、流鼻涕、轻微咳嗽等。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预防重点:勤洗手,避免不洁净的手触摸眼、口、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佩戴口罩,减少出入人员密集场所。

登革热

记者2月10日从浙江省绍兴市疾控中心获悉,该市近日报告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为今年春节期间到泰国旅行人员。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潜伏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典型症状:发烧、头痛和关节痛等,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预防重点:出境前,密切关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登革热疫情动态,尽量避免前往病情较为严重地区,如果不能避免,应适当准备防蚊灭蚊用品。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

快速识别

↓↓↓

编辑 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