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谭双梅 黄俏华
近两年,南宁街头出现不少“童年杂货店”。复古的装修、记忆中的童年零食和玩具,给市民带来不少共鸣。然而,不少消费者为情怀买单后,纷纷吐槽店内“东西太贵”。近日,记者走访此类商店,发现其中很多商品确实价格偏贵,且存在未明码标价、货签不对位等情况。
现象:
童年杂货店走红
网友吐槽价格贵
与普通百货店不同,“童年杂货店”的装饰装修是上个世纪的风格。货架上,西瓜泡泡糖、小霸王游戏机等零食和玩具,唤醒了人们童年的记忆。
▲一家童年杂货店的装饰装修很复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摄
近年来,这类店铺一度成为“网红”店,吸引不少人去打卡。然而,不少市民进店后被“劝退”。
一名网友称,自己在南宁朝阳商圈逛街时,被一家“童年杂货铺”所吸引。谁知零食区没有明显标注出价格,原以为0.5元一包的辣条,实际要1.5元。
还有网友买几包零食就花了67元,因为没有看到详细标价,付钱后惊呼价格太贵。
▲一童年杂货店自宣“实惠”。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俏华摄
走访:
未明码标价
货签不对位
记者走访了解到,此类店铺挂有“实惠自选”的字样,但不少商品确实价格偏高。以玩具铁皮发条青蛙为例,店内售价为10元一只,而在电商平台,单价在2~6元之间,批发价每只不到2元。又如,一包15g的石头巧克力,店内售价2元/包,网上10包售价仅6.9元且还包邮。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一些门店内商品存在标价不明显、货签不对位等问题。如小零食分门别类摆在货柜的小篮筐内,大部分篮子外都没有贴标签和价格,部分贴有标签的,也仅是散装食品标签但没有标价。
▲部分商品的标签上缺少标价。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摄
因为看不到标价,记者拿起一包零食向店员询价,店员表示价格有贴在货架上,记者这才发现到,众多零食的价格被手写在一张巴掌大的价格标签上,不仅字体偏小,还密密麻麻,贴在不起眼的地方或是需要仰头才能看到的位置。
▲张贴在高处的价格表,涉及商品众多。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俏华摄
▲密密麻麻的手写价格表,贴在不起眼的地方。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谭双梅摄
消协:
消费时发现问题
可向部门投诉举报
南宁市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认为,消费者除了购买商品本身,更多的是为情怀买单,“购买怀旧商品,可以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求”。
该人士介绍,此类商品不属于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范畴,经营者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供需来定制价格,但必须要做到明码标价,不能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明码标价应当根据商品和服务、行业、区域等特点,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如商家存在违规情况,消费者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此外,消费者选购时应注意检查产品质量,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等内容,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如消费时发现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并注意保留好消费凭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