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乒宾/文 何定坚/图
“这是我为自己准备的骨灰罐,我的遗体用于医学解剖后火化,就拿这个装骨灰,再拿到江边撒。”4月13日,66岁的南宁女子何莲(化名)说,她想在身后捐献人体器官和遗体,但她没有直系亲属,担心届时无法办理手续,遂向南国早报求助。
据介绍,何莲生于1957年,因年轻时遭受情感伤害,于40多岁时离开了伤心之地。20多年来,她孤身一人住在南宁市安吉大道的一个小区里。她父母已故,没有丈夫,也没有子女。
何莲长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坚持无偿献血多年,2020年在南宁市首届无偿献血奖励活动中被授予“二星级献血之星”。
何莲决定在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但她没有直系亲属,不知道届时该如何完成捐献。因何莲文化水平不高,听力有一定障碍,不熟悉手机操作,不知道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号或网站进行线上登记,也不知道该找哪个机构咨询。迷茫之际,她向南国早报求助。
▲何莲老人在了解相关人体器官捐献知识。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与位于南宁市金洲路27号的广西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取得联系,并于4月13日上午陪同何莲前往办理相关手续。
在管理中心,何莲拿出一份《捐献器官申请书》和一个铁罐,她表示愿意捐献遗体,有用的器官可以用于移植,遗体可用于医学解剖后火化,留一点骨灰放入铁罐里,带到南宁清川大桥边撒入江中。
▲何莲老人写的捐赠器官申请书。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小陈告诉何莲,有捐献意愿的人死亡后,通常由直系亲属作为执行人来签署一系列的文件完成捐献。如果没有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也可以;如果连旁系亲属都没有,需要签署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人全权代理“逝世后的器官捐献等后事处理相关事宜”。
何莲称,她有一个弟弟,她已把自己捐献遗体的意愿告知他,并叮嘱他届时配合完成捐献。
当天上午,在协调员的指导下,何莲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了个人信息。协调员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实体卡制作完成后,将通过邮寄的方式送到何莲手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思叡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