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相关部门提醒:看病遇到这样的搭讪,千万警惕!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文/图

“医院门诊有传染病人,正在消毒,今天停诊”“某某医生今天不上班,他在另一家医院也出诊,我带你去”……去大医院看病时遇到这样的搭讪,你很可能就是碰上“医托”了。4月28日,南宁市公安、卫健部门联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打击“医托”宣传活动,披露“医托”惯用伎俩,提醒患者提高防范意识。

▲4月28日,南宁市公安、卫健部门联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打击“医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几位市民表示曾经遇到过医托。“我上次差点被他们骗走上万块钱。”年过七旬的刘女士说,几个月前她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前来就诊,候诊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说她老乡在另一家医院认识专家,也很厉害,而且不用开刀,吃药就能好。刘女士跟着那人去到一家小医院。所谓的“专家”声称纯中药治疗,给她开了一万多元的药。这时她才意识到不对劲,可能是被骗了,赶紧离开了那家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介绍,近年来,医院已经采取了诸多手段优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比如通过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就能预约挂号,查询到每位专家的出诊情况,所谓的“专家今天不出诊”“专家已经调走了”等套路,都能识破。但是部分患者不熟悉手机操作,这就让“医托”有了可乘之机。尽管院方跟辖区派出所、卫生计生监督所联合采取了多次行动,但“医托”现象仍难免死灰复燃。

▲执法人员向市民宣传防范“医托”的相关知识。

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科长冯云新介绍,今年以来,公安、卫健部门分别接到多起群众投诉,反映被“医托”骗到不良医疗机构,通过开各种检查、大处方等方式欺骗钱财。为此,南宁市公安、卫健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医托”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查处了12家医疗机构,拟罚款金额25万余元。

冯云新提醒,如果已经被骗到不良医疗机构,要找理由、找机会尽快离开;如果感觉明显受骗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保留证据,并迅速拨打110报警;针对雇佣“医托”的机构,如果发现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没有《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诊疗行为不规范,立即向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院方在门诊大屏幕上展示“医托”的惯用伎俩。

“医托”欺骗的惯用伎俩

1.组团忽悠。有人和患者打招呼套近乎,询问病情让人放松警惕。另有人声称自己或是亲属也有类似病,在某某地方治好等等,再邀约一同前往,并大献殷勤,抢着给病人叫出租车与病人同行。

2.谎言欺骗。利用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挂不上专家号、今天这位专家休息、专家在别的地方坐诊、谎称病人要找的名医已经退休或调走”等等,诱骗患者前往不良医疗机构,大肆吹嘘假医假药,将普通药品包装成新药,打着“祖传秘方”的幌子,以高价出售牟取暴利。

3.“网络医托”手段更为隐蔽。“网络医托”主要以咨询顾问加患者为微信好友,或线上提供医学问诊、专家咨询等方式,通过聊天消除患者戒备心,进而诱导患者前往与其相关医院就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