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今年的热门户型需要满足这3点!看看你家符合不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双竹 陈燕玲/文 苏华/图

传播效率的加快,缩短了户型迭代的周期,房企之间的相互借鉴也提高了行业整体的产品力,一旦某个创新产品获得高度认可,很快会普及整个行业,甚至形成潮流。那南宁住宅市场什么户型热门?未来户型设计是什么趋势?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住宅户型不断迭代升级。

0 1
成交主力户型面积加大

“现在住的90平方米三房不够用了,想换个120平方米以上的四房。”记者在走访楼盘时发现,多名看房者因家庭成员增加,对四房产品的换房需求明显。

“客户的改善需求明确,直接体现在对住房的功能需求上。”资深房产经纪人陈女士告诉记者,在改善居住的趋势下,这两年成交主力户型面积在加大。

“近几年,二孩家庭的增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上对功能性三房、四房住宅产品的需求占比。”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刘西工作室副主任、高级建筑师滕莹表示,家庭成员的增加,催生了购房行为从刚需步入改善,部分甚至进阶至“终极置业”。

事实上,不少房企在做户型设计时,已开始迎合这一需求,如近期入市的楼盘中出现99平方米的极致四房、108平方米的紧凑五房,同样的面积段,可以规划出多一间房,或多一个卫生间,受到不少刚需客户的青睐。

0 2
户型设计预设家庭关系

记者了解到,“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到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购房观念,实际换房过程中一步到位买大房逐渐取代原先的“先买小房,再换大房”的置业观念。

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2019~2022年,南宁主城区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占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22年,南宁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占比首次超过了45%,同比增幅超6%,人们对改善居住的面积、功能需求的增加,使发挥户型的功能极致成为一大特点。

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很多在售楼盘推出的143平方米改善户型,受到购房者高度关注。如前段时间热度较高的北投领上,其143平方米的户型走量相当不错,该户型采用双套房设计,均朝南,公共空间功能多变;又如万科翡翠中央北区,整个组团都是清一色的143平方米的户型,通风采光好,南向主卧带飘窗,公共空间功能布局灵动。

以南宁市五象新区热门在售楼盘的主流户型为例,普遍通过LDK一体化设计,增强空间整体性的同时,提高了家庭活动区的比例,日常就餐、聚会宴客、临时办公、亲子互动都能在此实现,有助于增进家人与亲朋间的情感交流。整体来看,提前预设家庭关系进行户型设计,能使客户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得到更好的尊重。

▲样板间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0 3
动静分离的边厅受欢迎

对于高端改善阶层的置业者来讲,家庭成员和好友日常的社交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空间容纳度较高的客厅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不仅可以聊天互动,更能推窗见景,享受环幕景观视野。

于是,当下流行的一体化设计的“边厅”户型,被越来越多的高端置业群体所看上。所谓边厅,又称端厅,是将客厅的位置放在房间一端的一种户型设计,即靠在边上的厅。这类户型产品最直观的优势是能更有效地实现动静分离,采光揽景效果更优。

南宁热销的项目中,保利冠江墅2期、中铁·西派御江、中海·湖上景明等项目都有边厅户型。

一家企业的高管刘女士说,边厅户型是她准备入手的一个“完美”产品。这类户型把厨房、餐厅、客厅合并成一个贯通完整的空间,搭配L型宽景阳台,给客餐厅充足的采光面,把卧室等静谧空间放到另一边,创造出动静分区,可以享受更舒适的居家生活。

0 4
可调整性满足不同需求

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提升舒适度、成长性也成为房企优化户型的一个趋势,如绿化阳台、大阳台、落地大飘窗等。在总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不再预留闲置的客房,而是预留更重要的多功能空间。如在客厅、阳台旁设置一个可以自定义的空间,也是不少户型设计的一大亮点。

这类户型以多种组合为创新点,为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消费阶段而设计,可随家庭成员增加、居家需求变化更改区域功能,具有“可成长性”。滕莹认为,从户型设计本身看,今年“明星户型”产品至少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舒适性,空间布局合理好用;二是可调整性,能够适应家庭不同需求;三是具备为业主生活着重考虑的侧重点,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功能配置。

纵观当下及未来户型设计趋势,必将越来越从空间功能、居住细节出发,满足购房者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结构。今年计划购房的市民可关注由南国早报、南国城报·居周刊举办的明星户型推选活动,多看、多对比,以便买到“好住又耐住”的好房子。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思叡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