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全国各地的人对时令水果的需求旺盛。
在一众被消费者封为“钱包刺客”的高价水果中,
却有一股水果界“清流”,
那就是广西水果。
广西水果不仅产量大、种类全,
还物美价廉。
不少网友直呼想来广西体验一波“水果自由”。
这就不得不令人好奇:
广西水果为何能如此便宜?
广西水果的价格之所以能被“打下来”,和产量大有着直接关系。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具有适宜种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果的优越条件。
▲5月30日,记者从钦州荔枝产销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钦州荔枝产量预计达50万吨,是一个丰产的年份。
广西的果树多到什么程度?路边的绿化带种满了芒果树和菠萝蜜树。每到初夏,街头林荫道上的荔枝、菠萝蜜、芒果等水果挂满枝头,走在路上,还得小心“天降水果”砸中脑袋。
▲广西水果有多便宜,网友纷纷晒图。资料图
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就记述岭南已有荔枝、龙眼、橄榄、余甘等果树。1978年,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了桃、李、橘、梅、橄榄、人面果等已经碳化的果实,一个铜锅内还盛满了完整的荔枝果皮与果核,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荔枝标本。
▲罗泊湾汉墓发掘现场。来源:林强、蒋廷瑜《贵港罗泊湾汉墓》
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文献之一《南方草木状》记述,在魏晋时期,荔枝、龙眼、柑橘,是广西最主要栽培的果树。《资治通鉴》记载杨贵妃得宠后,唐玄宗每年都命人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还能保持色味不变,足见唐代的水果保鲜技术水平相当高。
▲钦州荔枝。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广西水果而吟诗歌颂。唐代诗人白居易吃了鲜荔枝后感想万千,挥毫写下“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的著名赞颂诗句。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任刺史时,撰写了著名的《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沙糖橘。覃晓雯摄
明清时期,中西交通发达,不仅广西境内的果树资源得到进一步发展,还从国外引入不少果树新品种,如芒果、凤梨、番木瓜等,也开始在广西推广栽种。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对菠萝蜜有记载:“菠萝蜜生交趾,南邦诸国,今岭南、滇南亦有之。”明方瑜纂辑的《南宁府志》记载了广西柑橘的不同种类:“有蜜团、狮头、金柑数种……大六七寸,皮薄而籽少者佳。”明林希元编纂的《钦州志》记述了广西钦州市盛产的柿子,柿子个头比柑橘还大,瓤很甜。清朝《广西通志》记载,广西的青皮梨风味独特,怀远县(今三江)的梨更是精品,有重几斤的大梨。
广西著名特产沙田柚就是清乾隆年间容县培育的优良柚子品种。19世纪30年代,沙田柚已远销我国港澳地区、东南亚、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容县沙田柚。覃晓雯摄
如今,广西已经形成覆盖全程、畅销四季的水果种植布局。西江、桂江、柳江、湘江流域是柑橘优势区;桂中以南是沃柑优势区,左右江流域是秋冬蕉和芒果优势区;钦州、北海、防城港区域的早熟荔枝卖光了,桂东南的晚熟荔枝和龙眼可以接着上市;桂南、桂西南片区有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桂北、桂西北片区有桃、李、梨、甜柿、葡萄、猕猴桃等落叶果树……
▲市民体验摘荔枝。
若想和苏东坡一样“日啖荔枝三百颗”
同时守卫好钱包,
不妨来广西体验一把真正的“水果自由”。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