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双竹 文/图
“这个户型得房率近100%”“这个楼盘的户型最高得房率280%”……近几年,人们在看房时或多或少听到过“得房率”这个词,不少楼盘因此推出得房率高的“可拓展”户型,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得房率是什么?高得房率的房子性价比就高吗?得房率是否越高越好?南国早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得房率怎么计算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市场日益走向理性化,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关注房屋的质量和得房率。由于住宅的得房率和房子真正的使用面积有关,因此备受购房者关注。
什么是得房率?得房率有一个计算公式:房子的套内面积除以房子的建筑面积。假设一套房子的建筑面积是100平方米,套内面积是80平方米,那么得房率是80%。
建筑面积一般是高于套内面积的,而且小区存在公共空间,住户们需要分担公摊面积,因此得房率理论上很难达到100%。
“我对户型的得房率是多少还是比较在意的。”在南宁市某楼盘看房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同样的总价,如果得房率更高,室内的可使用面积就增多了。
“得房率是客户买房的衡量指标之一,和购房者的利益、居住体验息息相关,因此时常会有购房者问起。”置业顾问小韦表示,有的楼盘在户型规划设计上十分用心,得房率相对较高,因此会在销售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
因此,许多楼盘的“高拓展”户型应时而生,不仅部分住宅产品出现了超100%的得房率,有的合院、别墅类产品,甚至打出了超200%的得房率。这么高的“得房率”是怎么得来的呢?
▲大阳台让客厅空间得到延伸。
受哪些因素影响
记者走访得知,较高的得房率往往要以牺牲公摊面积为代价,常规住宅的得房率在80%~90%;别墅、合院等产品的得房率有可能超200%。得房率规划合理的住宅,既能满足客户“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心理,又能保证公共区域的空间使用,更具有性价比。
据悉,影响得房率的最大因素在于公摊面积。一个小区的公摊面积涉及很多方面,如入户大堂、电梯井、楼梯间等。不同楼栋的公摊面积也有不同,公摊系数越大,得房率越小。
目前,市场上约定俗成的得房率标准为:高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0%,多层建筑得房率不低于75%。
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楼盘,得房率不同。通常来说,高层得房率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得房率较高。前文提到的“得房率280%”,实为合院产品,这类产品单层层高较高,可在其中设计出“多一层”,或是以赠送天台、庭院的方式,让购房者获得更大的赠送面积,实现超高得房率。
需提前做好规划
某楼盘销售顾问小韦告诉记者,得房率高的户型迎合了部分购房者的需求,有些客户会因此选择大户型。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实用空间的得房率更重要。”买过几套房的业主陈先生认为,高得房率并不等于居住体验好,因为有可能赠送的飘窗、阳台、天台等并不实用,或是公共设施出现“减配”。
从居住体验角度看,如果得房率过高,往往意味着公摊面积少,即相应的电梯间、走廊等公用面积会被压缩,或是小区公共空间少,进而导致房屋空间浪费、活动区域不足等,大大降低了居住舒适度,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还会增加房屋的建设成本和业主的购房负担。
“比如曾经备受追捧的绿化阳台,不仅增加了业主的装修成本,得到的空间也不好用,如今已被更合理的落地凸窗、内阳台等替代。”某房企的产品设计总监罗先生告诉记者,前期做好合理高效的项目规划,不仅可以让客户后期更好地利用“赠送空间”,还可以达到建筑更节能、立面更规整等效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