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不怕“让贤”的冲浪教练,想带队员“乘风而起”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江宜/文 邹财麟/图

眼下,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冲浪决赛正在北海进行,这是本届学青会在广西举行的第一个决赛项目,也是成立5年的广西冲浪队第一次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对于广西冲浪队教练梁春来说,大赛犹如一场大考,而成绩不是唯一的意义。冲浪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直面失败、挑战自我的体育项目,有可能全天都等不到漂亮的“浪涌”,有可能万事俱备就欠“东风”,但已经出发的人别无选择——坚持下去,才有机会“乘风而起”。

这个教头“半路出家”

梁春今年34岁,算一个“半路出家”的冲浪教练,这名前帆板运动员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恰好碰上了新的运动潮流:2016年冲浪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7年中国组建冲浪项目国家队。当时梁春就被派到国家体育总局水上中心参加培训,跟着外教一起学习技术和管理,开始涉足新的“水域”。

▲梁春接受记者采访。

2018年,自治区体育局跟北海市政府共建广西冲浪运动队,梁春和同事们跑遍了全区十几个城市,通过游泳、跆拳道、摔跤、柔道等跨项选拔出第一批广西冲浪运动员。

2019年8月18日,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闭幕式上,广西接过会旗;2021年7月1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广西再次接过全新的会旗。两个运动会合并后,广西正式迎来了“学青会时间“。平均年龄十五六岁的广西冲浪队,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一个初出茅庐的冲浪教练,就此朝着这个目标乘风破浪。

▲广西队选手在男子短板冲浪项目上的表现。

等待一场合适的浪涌

冲浪项目有着独特的运动气质,每一次冲浪都像在开盲盒:海域和天气容易变脸,选手永远在面对变化万千的赛场。所以,学青会冲浪决赛也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过程,每天的赛程,往往需要随机变动。而赛事之所以安排在学青会开幕式(11月5日)前进行,让冲浪队成为“急先锋”,也正是综合考虑了天气和海域的因素,要契合北海赛区的浪涌期。

在这个新兴奥运项目上,国内霸主海南队有绝对的优势,万宁日月湾因其四季有浪的优质条件,历来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心目中的冲浪圣地,目前还是中国冲浪队的大本营,十几个省队的集训地。

让梁春羡慕的“天时”“地利”都在那里了——浪涌,是一个冲浪运动员的舞台。可以说,浪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在北海,普通爱好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冲浪,但适合专业运动员的冲浪季就短短的两三个月(6月-8月)。而在海南,漂亮的浪涌四季常有,不需要为一个浪头苦等半天,这就意味着冲浪选手的练习时间和训练质量都可以成倍增长,甚至“幸福得练到不想动”。

▲比赛期间,北海银滩上白浪涌起。

梁春的愿望是,有机会带着队员们走出去见世面,冲浪的世界版图上有太多名胜,比如印尼巴厘岛、澳大利亚阳光海岸、葡萄牙纳扎雷等。对于冲浪选手而言,那是人人向往的“蓝色乌托邦”,散布着成长所需的宝贵阅历。就像在平缓的日常行进中,忽然完成的一次迎风跳跃。

希望高水平外教来上课

带队5年,梁春像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大管家,见证了广西第一批冲浪运动员的成长:十来岁的孩子进队,吃喝拉撒都要管,有人一开始连洗衣服都不会,后来却成了可以帮教练买票做攻略的出行达人;一个个跨界选材而来的少年,也褪去了最初的懵懂和青涩,变成学青会上具有奖牌竞争力的冲浪选手。

为了朝夕相处的队员们更快成长,广西冲浪有更好的未来,主教练梁春不介意“退居二线”。“冲浪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了上百年,高水平国家的冲浪文化有很深的积淀,而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难免会走弯路。”梁春说,”上届全运会前八名的队伍,基本上都请了外教。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同样想让高水平外教来广西指导,这对我个人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选手在银滩上比赛。

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向下生长的土壤,随着飞盘、陆地冲浪板等户外运动火爆全网,广西的冲浪爱好者群体也在拓展,“正常的话,一块冲浪板几百元到几千元,一两个小时就能在教练帮助下体验冲浪的快乐。想要全靠自己‘浪’起来的话,就再练个十天左右吧!”梁春说,冲浪并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门槛。学青会的比赛任务尚未结束,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辽阔的海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思叡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