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文 游拥军/图
7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果盘子”助力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广西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水果产量超3000万吨,水果生产总值超1700亿元。今年,广西提出“实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使大宗水果优势明显,特色水果异军突起,产业地位不断上升,园林水果面积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在广西,各类果树品种资源近300种,占全国果树种类的70%,是全国水果种植优势区域,积温高、品质好、早晚熟优势明显。除苹果外,国内主栽的大宗水果在广西均有种植。
▲桂林市阳朔县的果农正在处理砂糖橘。(资料图片)
“果盘子”丰盛的背后,是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攻关和推广。如“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得到大规模普及;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突破了中国葡萄栽培区划的原有观念和格局,促进了南方葡萄产业迅速发展;柑橘树冠覆膜延迟采收技术辐射带动广东、四川、湖南、浙江、江西等地产业化应用;全国首创“光驱避”防治荔枝蒂蛀虫技术,无虫果率可达95%以上。广西拥有7个自治区级水果创新团队(香蕉、荔枝、龙眼、柑橘、葡萄、特色水果、落叶果树),科技人员积极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瓶颈新技术。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广西水果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广西园林水果产量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以上。其中,柑橘产量突破1800万吨,占全球柑橘产量的十分之一,占全国柑橘产量的三分之一。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产量排名全国第一;芒果、香蕉、荔枝、龙眼产量排名全国第二。
▲桂林市平乐县同安镇的果农正在采摘火龙果。 (资料图片)
下一步,广西将重点从水果良种化、高标准果园建设、加强龙头“链主”培育、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辅助性加工等方面发力,不断推动水果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促进融合发展、高端转型,加快形成主业突出、链条完整、应市均衡、效益显著的水果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从大向强转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秀宁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