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中药材价格上涨,有市民选择去菜市场买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阮萃 黄占玲

去年以来,国内中药材市场价格开始逐渐上涨,并持续到现在。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南宁的部分中药材市场、药房等了解到,大部分中药饮片的价格依旧处于高位,没有下降。不少大型药房表示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有一定压力。

此外,一些市民考虑到价格因素,便将购买渠道转向了超市或者菜市场,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可取。

▲南宁一家药店的中药柜。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占玲摄

现象

市民买药比以前贵了不少

近日,70岁的南宁市民黄女士因睡眠问题,前往家附近的药房购买中药调理,没想到一副中药的价格让她吓了一跳。黄女士称,过往一副药的价格只需要30元左右,而当天所购买的中药价格则需要80元/副,价格涨了2倍多,“原本还想多开几副回去调理,但这个药价太贵了。”

和黄女士经历相同的还有市民刘女士。她说,自己前阵子去买四物汤调理身体,发现一副药的价格涨了10多块钱。一些喜欢用中药煲汤的市民也发现,党参、黄芪等常用于煲汤的中药也涨价了。

走访

有的药房中药柜成摆设

今年6月份开始,中药材价格上涨的情况便受到了各方关注。连日以来,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大部分药房的中药饮片价格依旧处于高位。受中药材涨价的影响,不少市民在中药消费方面的支出增加,比如用于安神的酸枣仁,从原来的1元/克,涨到现在的1.5元/克。据广西康全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思宏介绍,该药房所销售的当归价格从原来的0.15元/克,涨至0.5元/克。

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于部分药房而言,也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压力。陈思宏称,如果价格继续上涨,购买的消费者很可能会大量减少。另一家药房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家药房的中药柜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摆设,一些消费者前来购买中药,只买少量,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最后不得不放弃中药柜。

追因

中药材为何一直涨价

就在今年的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倡议书提出:“本轮药材价格出现较长时间的异常上涨,势必给中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药行业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该协会还提出,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

为何中药的价格一直在涨?对此,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副总裁陈洪表示,本轮价格上涨以来,按照行业相关平台统计,共有100种常规中药品种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中药品种上涨幅度超过200%,不少中药材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受到了天气异常的影响,比如当归、白芍等。目前看来,如果中药价格在半年内短期增长,不少药房因为库存储量的原因,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如果在1~2年内,中药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对于不少药企而言,会存在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陈洪认为,不少市民通过这波疫情,开始重视利用中药来进行身体的治疗和调理,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多,中药材的价格就会随之升高。桂中大药房副总经理刘淑琴则认为,涨价的原因还在于当前相关部门对于中药饮片进入药房的检验程序,要求较为严格,有些品质不符合标准,比如农残超标,就会被禁止流入市场。因此不少企业会严格加强对中药材的生产管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中药材生产成本有所增加,而这些成本直接体现到了中药材价格上。

提醒

在菜市场买中药存在风险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市兴宁区的一家菜市场,发现市场内有不少商贩正在销售中草药。据一位摊贩介绍,她家的中草药材都是自己从三塘、四塘附近的山上采摘而来,质量有保证,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位前来选购中草药的市民韦女士称,她听朋友说菜市场的中药材“平靓正”,所以当天特地来选购一些回家煲汤。

在这一轮中药材涨价潮中,一些市民会将购买渠道转向菜市场、超市等。对此,刘淑琴称,菜市场的中草药是原生草药,未经过严格的检测,以及专业的加工和炮制,如果盲目在菜市场购买中草药,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张若凡 陈程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