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918来临前,桂林“95后”小伙捐赠了这张见证侵华罪恶的明信片

来源:桂林晚报 发布时间:

1944年10月,侵华日军进犯桂林。随军而来的,还有一支由画家组成的、鲜为人知的“彩管部队”。他们用画笔记录下战场上的情景,美化日军侵略战争,颠倒黑白,歪曲是非。

几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桂林一名“95后”小伙蔡宇轩收购到了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名为“桂林爆击”的明信片上,日本“彩管部队”的随军画家画下了在空袭下房屋尽毁、伤亡惨重的桂林城。

▲无偿捐赠明信片的“95后”小伙蔡宇轩。

在“九一八”来临前,蔡宇轩将这张珍贵的明信片作为日军侵华证据无偿捐赠给了桂林市博物馆。他还和几位有心的朋友一起,来到明信片所描摹的伏波山至伏龙洲一带,在同一个角度拍摄了一张对比图。今昔形成强烈对比的两张图片,提示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鞭策着今人:“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

无意一瞥,青年收藏家发现日军侵华罪证

那是6月的一个夜晚,蔡宇轩像平常一样刷着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因为爱好收藏,他会定期上去搜索关键词,想“捡捡漏”。当输入“民国”、“桂林”等关键词后,跳出了一串二手物品,其中一张标注着“民国明信片”的二手物品吸引了蔡宇轩的注意。

▲“桂林爆击”明信片。

“我点进去一看,明信片上写着‘桂林爆击’几个字,明信片背后写着‘陆军美术协会发行’。直觉告诉我,它不简单。”蔡宇轩说,他当即向这位来自江苏宿迁的卖家付了款,拿下了明信片。收到明信片后,蔡宇轩根据上面的字样,查阅了不少资料,其中就包括“彩管部队”和“陆军美术协会”的介绍。

“人们在回顾日本侵华战争时,往往着眼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日军实施的文化侵略政策,也同样值得关注。包括‘彩管部队’在内的日本文化、艺术、新闻界人士,便是日军‘对华宣传战’的主力军。他们随军而来,费尽心机地炮制了大量的颠倒黑白、是非曲直的文艺作品,为侵华战争推波助澜,美化战争。并大肆鼓吹‘大东亚共荣共存’‘中日亲善’等,试图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欺骗日本本国民众和世界舆论。”蔡宇轩介绍说。

而史料显示,“日本陆军美术协会”成立于1939年。1942年,由该协会出版了包含234幅画作在内的《圣战美术》一书。所有画作均由随军来华的“彩管部队”画家所创作,基本上是以白描写实的手法,全面记录了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直至香港的全过程。甲级战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南京大屠杀”事件主犯松井石根还为此作序题字。

尽管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8周年,在拿到日军侵华赤裸裸的证据时,蔡宇轩仍旧感到一腔热血和愤怒在往上涌。“明信片作为我个人收藏的意义,远不及让更多人看到的意义。”因此,他在好友小苏的鼓励下,作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决定——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2周年来临之际,将这张珍贵的明信片无偿捐赠给桂林市博物馆。

9月12日,副馆长洪德善代表市博物馆接受了蔡宇轩的捐赠。“桂林市博物馆正在打造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去年开始,我们就对外发布了文物征集公告,希望能够全面、完整地展示抗战时期的桂林。这张明信片很有意义,进一步扩充了我们的相关馆藏。”洪馆长说。

寻找明信片上的桂林,今昔对比令人泪目

明信片上,“彩管部队”的画家用寥寥几笔,忠实还原了79年前发生在桂林的那场惨烈战役。

▲如今的桂林。

1944年10月,日军大肆进攻桂林,敌机对着桂林城进行惨绝人寰的轰炸,全城房屋尽毁,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各界同胞同仇敌忾,一场悲壮的桂林保卫战就此打响。侵华日军调动了7个师团及坦克、炮兵、航空等15万兵力,对屏风山、猫儿山等四个据点疯狂进攻,2.5万余桂军奋起抵抗。当时驻桂美国新闻处称:“全城仅有之巍然独存建筑物为日军占作司令部”,日军回忆称“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为所历之最惨烈”。

明信片上敌机轰炸的地方,位于桂林何处?如今又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为了弄清楚方位,蔡宇轩将明信片的扫描件发送给了几位好友。经过一个上午的反复比对,文史专家尹文军、桂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欧元福和媒体朋友小赵一致认为,该明信片所绘制的角度为今伏波山到伏龙洲一带的上空。

“为什么不在同一个角度拍摄一张今天的桂林,和明信片作一个对比呢?这样更有意义。”媒体朋友小赵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欧元福拿出了自己的无人机,飞到不同的高度拍摄了多张,最终还原出了当年明信片上的日军在桂林上空俯视并绘制图片的角度。

当两张图片拼接在一起时,包括蔡宇轩在内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

79年前,两万余桂军和桂林民众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最终城破沦陷,曾经的西南会府仅剩残垣焦土,各地建筑物及民房十不存一。漓江两岸满目疮痍,伏波山、伏龙洲一带也未能逃过日军敌机轰炸。如今,桂林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山河无恙、物阜民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伏龙洲岛上生态条件良好,白鹭翩跹,江上满载着五湖四海游客的舟船往来,热闹非凡。“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蔡宇轩颇为感慨地说。

历史很沉重,历史不容忘。昔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侵略者的的枪炮,中华儿女奋勇抵抗,终换来今日之和平盛世。对于今人而言,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编辑 晏明珠(见习)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