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国家邮政局:1—8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千亿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

今天,国家邮政局发布前8个月邮政行业运行数据。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1—8月,全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09.6亿件,同比增长13.1%。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集团包裹业务)累计完成814.6亿件,同比增长15.9%。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前8个月(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9708.5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88.1亿元,同比增长10.7%。

前8个月我国国际/港澳台快递超18亿件

国家邮政局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1至8月,我国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8.7亿件,同比增长56.3%。业务量为什么能较快增长?寄递服务模式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河南许昌这家外贸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加工不同类型的假发产品,而这些产品中80%是海外客户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订购的。

假发生产企业跨境电商运营主管 蔡晓杰:我们一共有6大类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今年1至6月份,我们比同期增长了5万多单,增长了近30%。

随着发往全球各地的订单不断攀升,跨境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顶总成本100元左右的假发,物流成本就要占到20元以上。如何平衡好跨境物流的成本和时效,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企业主动找到当地的快递公司,想办法。

菜鸟国际快递事业部副总经理 李雅萍:我们在国内铺设优选仓,备货入仓的商家可以提前去做一些仓内处理。在末端我们提速了整个快递的清关网络,采用数字化清关,包裹抵达海外后在本地揽收的时候,当地的包裹大部分会在第二天送达。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妆、家电等高性价比商品的外贸订单增速加快,这直接推动跨境寄递业务量不断增长。

以某跨境电商平台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平台海外需求同比增长33%,90%左右行业线上出口呈现增长趋势。不仅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欧美等传统外贸市场也回到了增长轨道。

在跨境电商大省浙江,商家以往需要自行将货物发往统一中转站进行集装箱拼装。而随着邮政部门陆续在多地推出“就地拼柜”+“海外仓”服务,商家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货物现场核验、集装箱拼装等一系列流程。这不仅将以往两周左右的国际物流时间缩短至一周左右,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保障企业供应链稳定。

瑞安邮政中邮海外仓项目负责人 魏慧芝:这个集装箱今天装着6家客户的货,正在装箱中,装完之后锁柜,然后开往宁波港口,一直发往中邮美西仓库。

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已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15个出口海外仓,累计为3500余家企业提供海外仓配一体化综合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赵国君:目前我们的物流企业在提供一体化的、集运式的跨境物流服务,同时搭载海外仓,能够为我们的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了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货畅其行 硬基建完善跨境寄递网络

外贸企业有需求,快递行业有对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跨境物流降本增效的背后,离不开四通八达的寄递网络,它们在畅通快递跨境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的国际货运班机一片繁忙。这种装有100吨左右跨境物流包裹的货运飞机,10个多小时后就能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像这样的国际货运航班,鄂州花湖机场每周要起落28架次,截至今年8月已累计将超过1.5万吨货物运往海外。

鄂州花湖机场塔台管制员 刘琦:我们精细化了跑道运用的情况,在白天客运航班为主,我们使用单跑道的运行模式。到了夜间我们会切换成双跑道运行模式,这样能更大保障我们货运飞机的起降。

目前,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7条,逐步形成由鄂州向南亚、欧洲、北美等地辐射的航线网络布局。今年上半年,我国邮政快递行业新开通十多条国际航线,自有全货机机队规模进一步扩大。

空中的“出海”航线在不断加密的同时,地面上的跨境物流运输也跑出了“加速度”。近日,搭载着一批中国邮政包裹的中欧班列运邮专线从成都出发到达莫斯科,这是中欧班列首次运送邮政包裹前往俄罗斯。今年1—8月,西安至德国汉堡、杜伊斯堡等欧洲城市的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4列。重庆至欧洲13国的中欧班列运邮专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截至目前,我国邮政快递行业已基本建成一张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寄递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赵国君:快递企业目前正在加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强完善寄递物流网络海陆空体系的建设,助力我们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的实效性、稳定性和便利性,更好地服务企业“出海”。

物尽其用 数字技术让寄递系统更智能

今年以来,繁忙的跨境寄递网络能够井然有序地运行,其实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黑科技”,推动寄递系统运行更加智能。

鄂州花湖机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快递包裹处理系统,在转运中心内部,长约52公里的智能化分拣线,一小时最多可处理各类包裹28多万件。从快件卸车到分拣完成,一件快递在转运中心内转一圈不超过半个小时。

机场还布局了5万多个光纤传感器和69个5G基站,它们就像人体的“神经元”一样,能把实时收集的数据汇总到数字孪生机场系统上,2.3万平方米货运站、约70万平方米分拣中心、124个机位以及机场跑道等设施,无论从哪一个视角都能一目了然。

鄂州花湖机场信息技术部管理员 张书浩:我们通过把各类传感器、各类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接口统一展示在机场的数字模型上。包括航班轨迹、视频监控、道面情况、人员和车辆定位等信息,实现了运行数据的融合展示。

如今,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设备正助力中国包裹“飞”抵全球。可视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合单”等数字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让跨境订单处理更加合理、高效。无人搬运车、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节省人力成本。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赵国君:如今我们的物流企业有技术的加持,已经具有了非常强的服务能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良好的库存管理、货物跟踪,还有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退换货服务,获得非常好的服务认可。

编辑 吴思思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