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亚运观察家:从李娜到郑钦文,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9月29日中午,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在亚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现世界排名第23位的郑钦文直落两盘战胜队友、世界排名第33位的朱琳,为中国女网在亚运会女单项目上实现了从1986年汉城亚运会到杭州亚运会的五连冠。

▲郑钦文举起亚运金牌。 杭州亚组委供图

作为一个非网球专项记者,现场围观这场亚洲最高水平的网球大战是什么体验?首先要说的大概是“欢乐”。轻舟已过万重山,惊心动魄的剧情都留在了半决赛,金牌已经提前被中国队包揽,决赛又碰上中秋佳节,“小莲花”中心球场由始至终气氛轻松,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把赛场当成了度假村,奔赴一场可以放下纠结、携家带口、尽情享受的表演。

▲郑钦文在亚运会比赛中。杭州亚组委供图

看两位年轻姑娘的精彩表现,不时会让人想起前一代中国女子网球领军人物李娜和郑洁。同样是一个外向奔放,一个低调顽强。郑钦文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完成漂亮的击球得分,她会高举双臂点燃所有观众;朱琳则习惯于安安静静,大多数时候只是默默地把球高接抵挡。两个人的差别在官方球员资料中也能看出一二:运动员个人“理念”一项,朱琳写下了诗意的“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辰之间”。而郑钦文是霸气的“未来不可预测,过去不可改变,此时要追逐梦想。”

▲决赛后,两位中国选手手持国旗巡场庆祝。

获得金牌的郑钦文赛后长时间停留在内场,真正像“Queen wen”(球迷为她取的绰号)一样接受全场喝彩。同为湖北姑娘,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到她与李娜之间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是“探路人”李娜成就了“后来者”郑钦文——郑钦文曾说,2011年李娜在法国成为第一位捧起大满贯冠军的中国球员,这对于当时9岁的她是决定性时刻,“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李娜让我认识到亚洲球员、中国球员也可以赢得大满贯。在那一刻,我心中有了梦想。”一开始,郑钦文师从李娜的启蒙教练,后来投入李娜前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门下。李娜点亮的“灯塔”,始终在为她指引方向。

这便是榜样的力量。总要有些人打破常规,抵达目不能及的远方,登上高不可攀的险峰,然后用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们:那光荣的一仗,我已经打过了。这条航道虽然遍布暗礁,但方向无误,我看到的海阔天空,你们也一定可以亲眼所见。

于是,我们看到了郑钦文、王欣瑜、王曦雨、朱琳等新一代中国金花,乃至吴易昺等一代中国男网集体崛起,一点一点填补李娜隐退后留下的巨大真空。这些青年才俊的幸运在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度职业化的网球培养模式在中国成型,一批网球少年拥有了与世界接轨的成长经历,也早早具备了国际化的保障团队。他们比前辈们更早绕过“好望角”,也更有理由发现“新大陆”。

亚运会金牌的含金量无法与四大满贯相比,但看着满场的孩子为郑钦文欢呼,谁又能说,这不是某一个未来之星的点燃时刻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晏明珠(见习)

校对 韩冬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