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Moungi G.Bawendi、Louis E Brus,俄罗斯科学家Alexei l.Ekimov ,以表彰他们对量子点的发现和研究。
尽管诺贝尔本人就是化学家,但作为诺奖“嫡传”的化学奖却偏爱跨界。在百余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过程中,有 39 次奖项属于生物化学领域,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一直以来有着“理科综合奖”之称。
过去12年间,诺贝尔化学奖有四次颁给了生命科学研究,还有两次给了主要用于生物学研究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和冷冻电镜。
自1901年以来,一共颁发了114个诺贝尔化学奖,一共有189位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和美国科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89位得主中,有63位独享奖项者,8位女性获奖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都将增加1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万元人民币),达到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
插曲:诺贝尔化学奖信息发布“闹乌龙”
据环球网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据瑞典媒体报道,在距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评选结果发布仅剩约四个多小时前,瑞典皇家科学院竟然发生误发电子邮件的“乌龙事件”。
据报道,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最早将于当地时间今早11点45分公布,但瑞典皇家科学院早在07:31就发出了一封标题为“他们为纳米技术播下了重要种子”的电子邮件。
邮件中将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Moungi G. Bawendi,美国量子晶体科技公司的Alexei I. Ekimov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 E. Brus列为获奖者。
事发后,诺贝尔委员会及时进行了澄清,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专家海纳·林克对当地媒体表示:“我们还没有做出决定,所以发布新闻稿绝对是一个错误。”
诺贝尔化学奖近五年得主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摩顿·梅尔达尔(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 Barry Sharpless)。获奖者们对“链接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凭借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贡献。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科学家乔治·保罗·温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多肽与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贡献。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李凝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