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文 邹财麟/图 游拥军/图
10月23日上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在北海市合浦县海丝首港举行,圣火与海丝古港实现跨越千年的时空交汇。
▲圣火采集人采集火种后,14名圣火少女迎接圣火。
圣火与古港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汇
成功采集火种并点燃火炬后,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领跑火炬传递第一棒,在合浦始发港码头将火炬传给“亚洲飞人”劳义,劳义与蔡锦军击掌相庆,随即登船沿海丝首港进行近600米的海上传递。
▲火炬传递船。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劳义手持火炬向大海进发,古港、沙滩、红树林,新时代壮美广西的斑斓画卷在圣火下徐徐铺开。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载着学青会圣火的现代游船与丝路古船相遇,实现了跨越千年的对话与交汇。
▲古代木船与火炬传递现代游艇的交集。
圣火经汐海阁码头上岸后,在第三棒火炬手庞桂斌的护送下,火种护卫将圣火火种引入火种灯,随后由专车将火种送至北海市北部湾广场。
31名火炬手喊出近百次“北海加油”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北海市火炬传递距离约4.2公里,其中合浦0.6公里,北海市区3.6公里,起点为北部湾广场,终点为北海市第九中学。
▲ 学青会圣火火炬展示。
▲ 火炬内部分布有铜鼓翔鹭纹。
接力的28名火炬手中,既有曾在万米高空紧急救人的医生王柏磊,也有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消防员黎洪亮;既有来自乡村振兴战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李腾远,也有年仅13岁就多次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的中学生邹柏贤。
在传递现场,火炬手们频频做出点赞、比心和拉弓等花式交接动作,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但他们似乎又有着共同的约定。
▲ 火炬传递仪式结束后,两名火炬手在北海市第九中学内摆造型合影。
传递途中,一棒又一棒的火炬手们高喊着:“北海加油!”“广西加油!”“中国加油!”观众们也热情回应,声声“加油”响彻北海上空。
23日中午11时30分,随着第31棒火炬手陈业青一路小跑至北海市第九中学,北海站火炬传递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两名收火护卫将圣火引入火种灯。
▲第三十棒火炬手邹柏贤将火炬传递至第三十一棒火炬手陈业青手中。
根据安排,火炬传递活动按照举行开幕式的时间倒排前14天开始举行,在广西14个设区市传递,每个设区市传递1天(含转场)。10月24日,钦州将迎来学青会圣火的第二站传递。
▲路边兴高采烈迎接火炬手的学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