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由高端种子打造的舌尖上的盛宴!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举行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文 游拥军/图

一颗小芋头可以克隆出1万株标准一样的苗!10月28日至11月7日,2023年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是一场由高端种子打造的舌尖上的盛宴。

▲2023年中国(广西)—东盟现代种业发展大会现场。

眼下,正是荔浦芋采收的季节。从组培苗到栽培苗,从一整颗芋头到餐桌上的美食,人们从一个小小的展台上就能一眼望见荔浦芋的“一生”。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传统的荔浦芋种植是利用小芋头进行耕种,而规模化生产的荔浦芋种植,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现代科技。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钢介绍,现在的荔浦芋种植利用了克隆技术,提取一颗芋头的基因,就可以培育出1万株一摸一样的苗,为标准化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荔浦芋的品质。

▲大会现场展出的芋苗为克隆技术培植。

在广西农科院的展台上,一根长近1米的丝瓜络让人们想起小时候的刷碗工具。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络用丝瓜的专用品种,可加工成洗刷用具、洗澡用品等,加工品出口到韩国、日本。据悉,络用丝瓜品种在广西的种植面积约15万亩。

产品好不好,品种是关键。每年八月,广西桂北地区有一种野果会裂开果皮,露出乳白色的果肉,俗名“八月炸”,绵绵甜甜的口感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然而,“八月炸”的核大而多,果肉比较少,吃起来并不过瘾。在展会上,改良后的“八月炸”个头跟茄子一样,裂开的果肉饱满而香甜,在电商平台的销售价格高达40元/公斤。

▲大会现场展出的玉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份,抢救性保护了大果猕猴桃、长江刀鱼等珍稀濒危资源,新发现帕米尔牦牛等34个畜禽地方品种,首次摸清了家底。此外,健全了由216个农作物制种基地县、300个畜禽核心育种场、91家水产原良种场组成的良种繁育“国家队”,实现了粮棉油糖、猪牛羊禽、果菜茶药、鱼虾蟹贝全覆盖,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