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日前,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举重项目收官,整个赛程中,举重项目的纪录频频被初登运动舞台的新生代刷新。11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在广西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看到“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在体校训练”的举重小将徐璐莹在比赛中的亮眼表现,更加坚定了推进体教融合改革的决心。
▲徐璐莹在举重项目中表现亮眼。
举重项目经过6天的激烈角逐,18枚金牌全部产生。其中,长沙队拿下2金1银3铜,成为最大赢家。男子61公斤级项目中,北海选手韦海仙以306公斤的总成绩夺冠,同时创造了新的全国青年挺举纪录,这也是广西选手在学青会上拿下的唯一一枚举重金牌。记者了解到,6天比赛里共有1人次平世界纪录,27人次平或超世界青年纪录,1人次创全国纪录,12人次创全国青年纪录。
“这些成绩放到成年比赛里都具有竞争力”“选手之间的良性竞争,会持续增加中国队在奥运级别上的人才厚度”……对于不断涌现的举重新星,本届学青会举重项目的裁判长们如此表示。
▲学青会举重比赛现场。
据了解,本届学青会举重比赛各级别获得金牌的选手,将获邀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举重训练营。
“体校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传统体校的改革发展方向,就是体教融合和实践。”李辉说,学青会很多参赛选手是上午在学校学习,下午在体校训练。有些有条件的体校自办文化课,有些体校依托当地的优秀教育资源,让小运动员接受更好的文化课教育,达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
本次学青会举重项目45公斤级选手徐璐莹,以抓举85公斤刷新该级别全国青年纪录、全国纪录,超世界青年纪录,平世界纪录,总成绩188公斤超世界青年纪录。这位福建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届艺体班的毕业生,证明了学校与体校之间的畅通逻辑。传统体校向普通学校提供优秀体育教学资源,普通学校向传统体校提供优秀文化教学资源,更多发挥体校在各地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带动作用,正是体教融合的根本体现方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郭燕群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