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南宁网约车司机张先生跟一个自称“人保”的销售员买了3300.45元的“车险”,结果变成了“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安全统筹服务,并不是车险。张先生认为自己被套路了,要求全额退费未果。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调查了解到,跟张先生同样遭遇的不在少数。
▲涉事公司给张先生出具安全统筹服务合同。
据张先生介绍,他的小车车险将于今年11月底到期。今年9月,一个自称是“人保运营车辆保险”的小魏跟他联系,并主动加他微信。他一直以为对方是中国人保车险销售员。之后,小魏给他报价,机动车损失、第三者责任等只需3300.45元。张先生觉得价格不错,9月28日,小魏让张先生在“人保汽车服务”微信公众号操作,并要求他通过线上收款码支付3300.45元的“保费”。
▲张先生的支付账单。
“这些流程跟以往买车险的流程一样。”张先生说,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的安全统筹服务项目,而“人保汽车服务”微信公众号已注销。他担心日后索赔难,便要求退费,但该公司客服人员称,可退费,但要扣3%手续费,张先生认为不合理。
涉事公司的营业执照显示,其经营范围为道路货运、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交通安全统筹服务等。张先生那份安全统筹服务合同上,也列有机动车损失统筹、第三者责任统筹等内容。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关“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冒充人保工作人员”或“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虚假宣传”的投诉有多起。
另外,10月20日,中国人保发布“严正声明”称,发现有不法分子擅自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人保”字样,涉嫌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其中,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在列。
11月15日下午,记者与人保汽车服务河北有限公司的全国客服热线400-687-6687联系,客服人员称,该公司提供汽车安全统筹服务,并不是车险,跟“中国人保”并无关系,销售员向张先生自称“人保”属于个人行为,该公司不认可此行为。对张先生提出的全额退费要求,需上报公司才能答复。16日上午,记者再次致电400-687-6687 询问进展情况,客服人员称已上报公司,但要3~5个工作日才有答复。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