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12月20日,在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把荷乡东北部的九十九岭区域,错落有致的“风车”开始加速旋转,电流平稳流入电网,标志着天等把荷风电场项目首次并网成功。至此,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的广西崇左市“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全要素并网。
▲天等把荷风电场。
总投资820亿元 创下东博会单体项目投资之最
2020年11月27日,中国能建和崇左市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正式签订崇左综合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开发协议,总投资820亿元,创下东博会单体项目投资之最。
崇左市“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3个,装机容量175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3个,装机容量25.5万千瓦;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31.5万千瓦。
▲崇左火电厂(效果图)。
此外,崇左264万千瓦清洁煤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宁明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崇左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进入了“风光水火储”全面布局的新阶段。
全国首个‘一城一企’模式 年生产电力约260亿度
在天等县把荷风电场,项目副经理李晓键指着一架架风电发电机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介绍,待16架风电发电机全部建好,把荷风电场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2.03亿度电,按照普通家庭月均用电220度来计算,可满足7.68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与同等容量的燃煤电厂对比,每年还可节省标煤消耗约5.92万吨。
据了解,崇左“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装机总规模达到1084万千瓦,待完全竣工投产并网供电,年生产电力约260亿度,相当于广西2022年全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可满足1100万户家庭用电。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西院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龚里介绍:“该项目是全国首个‘一城一企’整合优势资源,以能源板块项目为核心,带动非能源产业的合作方式促成的代表性项目,项目类型涵盖能源电力、交通物流、生态环境、土地整治、矿区修复、智慧城市及片区开发等领域。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推进,高效利用风光等能源和土地资源,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全市域多能互补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项目,将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广西崇左模式’”。
一体化开发 助力广西经济发展
崇左项目由中电工程以“PDCOMS(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可持续)”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自开工以来,中电工程以“数字智慧、绿色低碳、共享融合”为核心,应用多种创新理念和技术推动项目实施。项目全面构建数字化工地,通过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实现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有效监管。
在中原汇流站(守旗站),记者参观了智慧运营管控中心,在这里将对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场站进行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控制,实现各类能源品种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嘉宾及媒体代表参观智慧运营管控中心。
在扶绥县,记者参观了青创园屋顶光伏项目。在太阳光照耀下,蔚蓝色的光伏板布满了青创园的屋顶,通过太阳能发电,能让园区获得租金收益。
在渠黎工业园,厂房的楼顶也安装了光伏板,园区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电价优惠,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青创园屋顶光伏项目带来清洁的电能。
为了助推崇左农业经济的发展,项目还开展天等牛舍“牧光互补”、板崇光伏“板下种植”等示范应用,推动能源+农业、能源+生态、能源+牧业、能源+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项目推动能源+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崇左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正逐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加快打造“双碳”背景下能源品类齐全的国家级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的样板,打造央企和地方合作市域能源整体开发的样板,打造能源融合发展、共建绿色世界的样板。
编辑 谭双梅 谭奕(见习)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