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巫碧燕 文/图
南宁市民小韦原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今年9月决定离职,但她离职时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了隐藏的“老总”,名下还有15家公司!这是怎么回事?
“配合工作”,却成了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2年3月,大学毕业不久的小韦入职广西益百汇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百汇),担任会计一职,她向公司递交了身份证复印件等入职资料。小韦说,2023年3月至5月,公司多次以协助工作为由,要求她用自己的手机登录“登记注册身份验证App”刷脸,她照做了。
▲涉事公司。
今年9月,小韦申请离职,这时她才从同事口中得知,自己竟然关联了15家公司。小韦登录企查查App查询发现,自己在8家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6家公司担任股东、1家公司担任监事,而这些公司的股东均为益百汇的职员张某凤。
小韦表示,她对此事不知情,自己从未向这些公司投钱,也从未获得相应收益。另外,她还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官网查询到,益百汇法定代表人宋某凤、经理李某雯曾多次为这些公司办税。
办理离职期间,李某雯让小韦配合公司办理名下企业变更事宜,而另一名益百汇的职员则要她扫二维码并刷脸办理变更。10月12日,小韦发现,她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一家公司已变更至他人名下。由此,小韦确认她名下突然冒出来的公司,与益百汇要求她刷脸有关。
▲2023年10月,益百汇公司经理李某雯和小韦的聊天记录。受访者手机截图
要求退出,还要缴纳“成本费”?
10月至今,小韦多次要求益百汇尽快办理余下14家公司的变更,但其名下公司的股东张某凤却暗示她,要出“成本费”才配合办理。小韦称,会计行业存在竞业限制,上述遭遇令她无法再谋新职。
12月26日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南宁市飞云路西一里的益百汇公司,一名员工表示公司领导不在。
记者电话联系了益百汇法定代表人宋某凤,对方强调自己对小韦申办公司的事不知情,反而认为根据申办公司的手续,小韦不可能不清楚其名下有多少家公司。
记者又联系了张某凤。一听是记者,她借故挂掉了电话,后续又对小韦表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要烦我”。
▲12月26日,张某凤对小韦的回应。受访者手机截图
“泼天富贵”?小心信息被冒用
12月27日,南宁市场监管部门致电小韦称,经查,小韦名下所有公司在申办或变更时,除了人脸识别之外,其余申办材料都是线下递交。该工作人员表示,小韦在两个多月内多次做人脸识别,不确定她是否知情,不能仅凭一面之词进行撤销或变更。如果小韦没有签署任何书面材料,认为审批存在问题,可将行政审批部门作为诉讼对象,让法院来裁决。
12月27日下午,记者与小韦来到广西道森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援助。该所律师李丽香建议,小韦应尽快查询信用记录,了解名下公司是否有债务,同时在媒体刊登公告,声明身份信息被冒用、自己未真实注册公司、未参与名下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告可作为日后对簿公堂的辅证。
李丽香表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小韦可向涉事人员寄送律师函,若对方不配合,可根据掌握的证据,选择将行政审批部门、益百汇公司、涉事公司股东告上法庭。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肖海燕(见习)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