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郭燕群 陆欣楠/文 邹财麟/图
1月23日下午,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记者会,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如何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新能源车推广普及有什么新动向……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记者会上都有解读。条例草案将提请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表决。
▲记者会现场。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餐饮住宿等行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当前,不规范生产、无节制使用塑料制品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和文件,明确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塑料制品品类、行业、地区、完成时限,分类分阶段分区域推进禁塑限塑工作。例如,要求2025年底前,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2025年底前,全国范围内的宾馆、酒店、民宿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等等。
对此,条例草案也通过相关规定,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广西落实国家禁塑限塑要求,控制塑料污染。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伟雄介绍,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进一步对餐饮服务经营者、住宿服务经营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作出规定。一方面,根据国家部署,禁止餐饮服务经营者违反国家规定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餐具,以及禁止住宿服务经营者违反国家规定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另一方面,对餐饮和住宿服务经营者进一步加以规制,禁止违反规定主动提供其他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用品,无论是否属于塑料制品,均不得违反规定主动提供。
▲陈伟雄介绍有关情况。
禁止主动提供≠禁止提供
餐饮和住宿服务经营者还能不能使用一次性用品?怎样才能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合法合理使用一次性用品?陈伟雄介绍,条例草案中的“使用”,指的是餐饮和住宿服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主动向顾客提供一次性用品,不包括公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
禁止主动提供不等于禁止提供。住宿服务经营者可以在办理入住时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一次性用品,还可以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等方式供顾客选择;只要不属于国家禁止使用的塑料制品,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在提供服务时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一次性餐具。
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用品范围包括哪些?条例草案规定,具体不得主动提供的餐具和用品,将分别由市场监管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通过制定配套政策文件的方式来确定。
陈伟雄介绍,根据当前的实际,在全区范围禁止餐饮、住宿服务经营者主动提供所有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用品还难以做到,将采取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方式,要求部门在制定配套政策时,对实施地域范围和经营主体范围、完成时间确定区别化要求,科学审慎确定实施路径,做到稳妥有序推进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比如,可能会对位于城市建成区有固定门店的餐饮服务经营者率先提出要求,对实施品类可能会先局限于一次性筷子,对农村地区以及流动摊贩等实施时间适当推迟;对住宿服务经营者,可能会先从星级宾馆、酒店和等级民宿开始执行等等。
餐饮和住宿服务经营者是否可以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需要根据部门制定的配套政策,视经营场所所在地、经营形式、所提供的用品品类以及所处的时间阶段来确定。
如何处罚:注重教育提醒
在法律责任方面,条例草案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国家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或者住宿服务经营者主动提供国家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有处罚规定,违法行为人将面临责令改正、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对餐饮服务经营者违反规定主动提供其他一次性餐具、住宿服务经营者违反规定主动提供其他一次性用品的,条例草案则规定分别由市场监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分别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据介绍,在处罚种类和幅度的设置上,这次立法注重教育提醒,先给予改正期限,逾期不改的再予罚款,罚款数额也较违法提供国家禁限塑料用品的罚款低。
对普及新能源车提更高要求
汽车产业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2022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7.4万辆,占全国比重约9.5%。2023年,广西新能源汽车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60%。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这次立法,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对新能源车的推广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公务用车增量的占比上,要求新增或者更换公务用车应当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规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规定建设新能源交通工具配套基础设施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肖海燕(见习)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