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这些牙齿问题会遗传吗?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农玉曼 赖武慧

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等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不仅影响咀嚼、发音、面容,还可能与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着密切联系。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这些口腔疾病也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口腔医师在为患者诊治口腔疾病。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22岁女子牙周病或为遗传

小刘今年22岁,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感觉自己胃口不好,牙龈肿痛吃不下东西,就连喝水都感到牙齿酸软,牙龈出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于是,她来到医院看牙。

“你父母也有牙周病吗?”“是的,我妈40多岁就开始掉牙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主任医师牙祖科检查后发现,小刘的牙龈红肿,门牙轻微向外散开,露出一条大大的牙缝,还伴随着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等情况。最终,小刘被确诊为有遗传倾向的侵袭性牙周炎。牙祖科介绍,侵袭性牙周炎有家族聚集性,一般来说,父母患有牙周病,孩子患病的概率会增加,同胞有50%的患病概率。

牙祖科发现,小刘的口腔状况不佳,目前松动的牙齿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面临掉牙,同时也会影响旁边的牙齿跟着松动掉落。听完医生的话,小刘有些惊讶:“我们一直不知道牙周病也会遗传,不然早就加强预防了。”

牙祖科介绍,遗传倾向的侵袭性牙周炎发病多始于青春期,早期以牙龈红肿、出血等轻症为主,往往容易被忽略;发展到中期则会出现牙龈萎缩、咬合无力、牙齿移位的情况;若此时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而且是不可逆的。有遗传倾向的侵袭性牙周炎的进展速度一般是慢性牙周炎的3~4倍,往往在4~5年内牙周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很多人在20岁左右就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情况。

30多岁的她掉了半口牙

“烦死了,希望赶紧掉光,种全口假牙算了。”近日,网友“花花”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心酸的掉牙经历。她刚30多岁,已经缺了半口牙。深受牙周病困扰的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从患病到掉牙、再到种牙的经历。她说,随着牙齿越掉越多,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出门都会戴上口罩,不想别人看到她的样子。

“花花”说,她长有4颗虎牙,经常被人嘲笑。于是,她便想着要处理掉这些虎牙。她来到公司附近的一个牙科诊所,在医生的建议下,她磨掉两颗牙齿,带上了牙冠。没想到,缺牙的噩梦也从此开始。

带上牙冠后,她的牙齿经常发炎。一开始她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行服用消炎药缓解。长此以往,牙齿慢慢变得松动,她才意识到问题的棘手,于是赶紧到大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患上了重度牙周炎,有几颗牙齿已经有松动的迹象,如果及时治疗,还能维持现状。否则,多颗牙齿都会慢慢脱落。此后,她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治疗,牙周炎的情况才得到控制。

后来,她因为备孕怀孕治疗中断了一段时间。生完孩子半年后,她的牙齿开始一颗接着一颗地掉,最后掉到只剩半口牙,“听说牙周炎会遗传给下一代,我很是担心”。

他被口腔溃疡折磨了33年

小小的溃疡,也能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南宁网友“鲸先生”深受其害。“口腔溃疡折磨了我33年。”“鲸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发病。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毛病”,常常折磨得他不想说话、吃不好饭、睡不着觉。

久病成医的他,给自己总结了一套缓解的方法:吃甜的、苦的、冰的东西。比如浓浓的绿茶、白糖抹蜂蜜、夏天喝冰可乐等。“夏天喝一杯冰可乐,可以缓解十多分钟,这时候再去吃饭,胃口会好一些。”当然,他也明白,这些方法只能暂时麻痹口腔减轻痛感,并不能根治他的口腔溃疡。

最让“鲸先生”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最近半年,他4岁的孩子也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一发作就疼,一疼就没法吃饭,孩子半年瘦了不少。”“鲸先生”非常心疼孩子,经常心里犯嘀咕:难道孩子的口腔溃疡是遗传的?

牙祖科表示,导致口腔溃疡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包括饮食、免疫、精神压力、个人习惯等。另一方面,父母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孩子更容易发病。一般来说,常规的口腔溃疡在1~2周可以自愈,如果父母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孩子也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不排除有遗传的可能,建议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咨询。

一些常见牙病有家族易感性

牙祖科介绍,研究表明,人的易感性在疾病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每个人对致病菌的反应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通常来说,直系亲属患有牙周炎、口腔溃疡、龋齿、口腔癌唇裂、腭裂、牙齿排列不齐的,孩子的易感性也会增加。在临床诊断中,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也是我们常会关注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牙周炎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缺牙的首要因素,牙周患病率高达近90%。《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2015~2017年,全国35~44岁人群牙周健康率仅有9.1%,55~64岁人群牙周健康率仅有5%。在临床上,每当接诊到牙周病的患者,牙祖科都会追问患者的家族史,结果往往都被告知父母也有牙周病,家族中有多人多代遗传的情况也不少。“当然,有家族易感性不等于一定就会遗传,但是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可能30多岁左右就出现牙槽骨吸收的情况,没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可能五六十岁才会出现。”牙祖科说。

对于具有家族易感性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等,牙祖科建议家族成员要引起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虽然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达近90%,但大部分只是轻症。牙周病最初表现一般只有牙龈出血,如连续一周刷牙出血,直系亲属中有牙周病的患者,建议及早就医。及时规范治疗,轻症牙周病可以完全治愈。

▲扫描二维码入群,可咨询了解更多口腔健康知识。(1月31日前有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