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天生我才(菜)必有用!”广西00后支教教师将“诗意”蔬菜送给学生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梁雅佳

广西00后大学生李家松在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中心小学支教,本学期末,他给班上每位学生奖励蔬菜的视频在网络火了。视频中,不同的蔬菜配上一句相应的谐音祝福诗句,充满诗意浪漫。1月31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联系上李家松,了解这位支教教师的诗意情怀。

蔬菜“絮语”成诗意评语

“廖同学这学期表现最好,送给你芹菜和苦瓜,求学之路可谓:书山有路勤(芹)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你迎着风帆砥砺前行。”

▲李老师给学生发芹菜,并给出鼓励评语。

“岑同学在各项考核中表现优异,送给你一块姜,老师希望:汝将(姜)上下而求索,在知识的海洋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黄同学,这个学期你渐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送给你一把茼蒿,希望你以后能有: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追逐梦想的胸襟和豁达。”

这是23岁的支教老师李家松在期末课堂上给学生的别具一格的评语,全班45名学生每人均可领到一份与评语的谐音对应的蔬菜。

▲学生们领到带有评语的蔬菜。

李家松告诉记者,这些蔬菜是他与学生在学校后山的荒地上一起种植的,共有9个品种,如今到了收成的时候,打算送给学生。在期末表彰课的前一晚,他突发奇想,既然要把蔬菜发给学生,何不把它送得更有意义?于是,李家松连夜准备,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之后,收集、编写了与蔬菜名称具有相似谐音的评语,其中包含了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学生开心展示领到的蔬菜。

“送你一颗白菜,白日依山尽,希望你以后要自信,朝着目标努力前进。”“送你一把油麦菜,希望你把心中的善良和美,由(油)内而外地展现,迈(麦)向新台阶,你才(菜)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在视频中,全体同学合影,共同喊出:“天生我才(菜)必有用!”

▲李老师给蔬菜系上礼品绳。

网友们赞叹李老师的才华与用心,更羡慕学生收获这份礼物。“我是一名家长,看到这个视频,觉得老师很用心。希望我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老师。”“看到这个评语,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她总是带给人温暖。”

多次支教,见证乡村振兴变化

2023年7月,李家松参加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贺州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两年前,他也参加过暑期“壮苗”计划,到河池支教。多次支教体验,让从小在乡村长大的他感叹广西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水泥硬化道路修到了田间地埂,村民出行更便捷;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环境整治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立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了村民生活需求。新农村的建设,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村民的热情,也让这位支教老师感受到关怀。“贺州有个传统节日叫惯节,我认识的环卫叔叔、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李家松说,班上有一名低保家庭的孩子,尽管家庭较困难,却常常邀请他到家中吃饭。得知孩子缺少父母陪伴,李家松便利用周末的时间带上零食去陪他玩,“我希望他也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

▲李家松与学生享受田间乐趣。

用镜头帮学生记录生活

平时,李家松喜欢用镜头记录下他的支教生活,与学生共度国庆节,与学生在田野间游玩,在镇上赶圩的时刻......在他的网络视频号上,记录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一声声热情的呼喊,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这些都将成为李家松难忘的回忆。

▲李家松与学生玩在一起。本文均由受访者供图

下个学期,李家松计划给每名学生拍摄视频,记录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成为生活的主角。“我对乡村有情怀,有机会的话,也想回到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郭燕群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