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罗贝尔
2月19日晚,南宁市民陆女士到望州南路的乾健沙龙二分店(以下简称美发店)花68元定型了刘海。次日,陆女士头顶涂抹过软化剂的区域开始刺痛、掉头发,医生初步诊断是感染性皮炎。她认为美发店应该为此担责。
定型刘海后掉头发,医生诊断是感染性皮炎
陆女士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当晚做头发时,店员曾特意告知她,因刘海长得太快,所以头发软化剂要涂抹得离头皮更近一些。回家后,陆女士感觉头顶有点刺痛,次日,她刘海区域开始掉头发,接连几天,头顶出现三角形的脱发斑区。
▲陆女士头顶涂抹过软化剂的区域出现根部断发。本文图片除受访者供图外,其余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贝尔摄
2月27日,陆女士到自治区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感染性皮炎。皮肤镜报告中写明,毛发高出头皮折断高度基本一致,毛发密度、脱发斑区头皮未见明显改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电子病例。受访者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镜报告。受访者供图
“只有涂抹过软化剂的区域出现刺痛、掉头发。”陆女士说,她怀疑是美发店的产品有问题或店员操作不当所致。她是一名出镜主播,头顶秃了,对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影响,她要求美发店赔偿1万元。
美发店称若证明与其有关,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3月1日,在记者的陪同下,陆女士再次来到美发店协商。美发店店员黄先生告诉记者,当天给陆女士头发涂抹软化剂时,只是比较贴近发根,并没有涂抹到头皮,后续也只加热刘海发尾,陆女士没提出不适。
▲涉事美发店。
“把软化剂涂抹发根属于正常操作。”美发店店长韩先生表示,陆女士做完头发后第七天才反映掉头发,不清楚她是否还使用过其他产品。此前美发店提出退还当天消费的68元并支付医药费,但双方没有谈妥,“如果能证明掉发是美发店所致,我们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记者注意到,美发店给陆女士使用的某品牌烫发软化剂包装上标注了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在使用方法中写着,涂抹Ⅰ剂等待软化后,用水冲净,将水分吸干再加热定型,降温后再均匀上透Ⅱ剂。陆女士称,店员为她涂抹Ⅰ剂后没有用水冲洗,就直接做了后续步骤。
▲美发店使用的软化剂产品。
部门已介入调查,毛囊未受损仍会正常生长
3月1日,记者从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该局已介入调查。美发店向执法人员提供了相关材料,且使用的产品都在有效期限内。该局建议,如果陆女士想了解软化剂是否导致断发,可以由医院出具疾病诊断书,并把产品送到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若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向12345或12315投诉,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部门组织协商。若部门介入协商不成,建议双方走法律途径解决。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黄恒新表示,软化剂主要成分为还原剂、碱化剂、整合剂等化学成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头皮、毛囊,使头发中的蛋白质变性,导致头发干枯、脱发、断发。部分人群使用软化剂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可以用清水反复清洗,以减少残留的软化剂接触。若是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应到医院就诊。若检查毛囊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头发毛干处出现断发情况,日后头发仍然会正常生长。
黄恒新建议,过敏体质、头皮有炎症的人群,建议一年染烫头发次数最多1至2次,时间间隔三个月以上。使用头发软化剂时,至少离发根2厘米以上。在烫发、染发前,可以取少许美发产品进行稀释,涂抹在手肘内侧、耳后,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黎伊玮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