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易治平
鲜花中夹着大额现金的“有钱花”花束,曾让许多人直呼羡慕,如今却成了“有心人”的电诈洗钱套路。近日,南宁部分花店就接到了此类订单咨询。
花店遭遇:“客户”定做花束,要求放入2万元现金
3月12日,南宁市青山路一家花店接到一名顾客微信咨询,对方希望定做一款玫瑰花盒送给女朋友,还要在花盒中放入2万元现金。因此前也有顾客定制过此类花束,店员李女士并未觉得异常。
▲加入现金的“有钱花”花束。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易治平摄
但在后续的聊天中,买家对支付方式的坚持,让李女士有所警惕。对方表示,自己因要开会,无法将现金带至花店,同时心疼手续费,不愿微信转账,希望能通过银行卡转账。
当李女士表示可通过微信转账,并免收手续费时,对方就再无消息了。
▲买家希望通过银行卡转账形式在花盒中加入2万元。受访者供图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份,南宁就有花店遭遇过此类骗局。当花店人员提供个人银行账户接收钱款后,银行卡因有涉案嫌疑而被冻结,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民警提醒:谨慎接收网络订单和大额线下订单
据李女士介绍,今年初,她还遇到过垫资买花篮骗局。买家自称是南宁某学校负责采购的教师,为筹备校庆,急需采购20对花篮。在沟通过程中,对方指定了礼炮、礼盒的购买链接,要求花店帮忙采购,预算高得异常。李女士经查询后获悉,该校校庆在11月份,并非在年初。
与多名同行沟通后,李女士才知道,该“老师”在多个城市均使用相同的头像及套路进行鲜花礼品采购,有时甚至会出具一张错漏百出的转款回执单,表示是普通转款而非实时到账,要求花店先行采购并转交。如花店未上当,该“老师”就会删除微信好友,寻找下一个目标。
▲该男子使用相同头像多方询问。受访者供图
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称,广大商户要谨慎接收网络订单和大额线下订单,规范收款流程,拒绝来历不明的货款,尽量通过公对公转账,不给骗子可乘之机。同时,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过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吴思思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