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
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当天,南宁市气象局联合自治区科协、民航广西空管分局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400多名市民、学生代表走进南宁市气象科普园,零距离探索气象奥秘,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这是自动火箭发射装置,这枚火箭弹内部依次由降落伞、催化剂、发动机组成。”科普志愿者正通过遥控装置,调整车载自动化发射架的方向和高度。“让我试试!”围观的学生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体验如何装填增雨火箭弹。
▲小朋友体验如何装填增雨火箭弹。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黎莹遐摄
“我对人工增雨很感兴趣,今天亲眼看见了这些设备,了解到要根据云的强度和体积来确定发射火箭弹的数量。”正读初一的张同学说。
在南宁数字气象体验馆,学生们体验了AR气象互动魔法墙、VR动感影院、VR一体机等互动设施。“哇!太刺激了!”在VR台风天气体验中,体验者坐上模拟座椅,戴上VR头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全方位感受真实的台风。
“为什么遇到天气原因,飞机就取消或延误呢?”“下大雨时,飞机能起飞或降落吗?”面对大家抛出的问题,民航广西空管分局讲解员介绍了航空气象与日常气象的不同之处,以及影响航空飞行的各类天气现象等知识。此外,现场还搭建便携式气象仪,展示机场目标物灯、振筒式气压仪及气象管制融合雷达等众多新鲜的航空气象“宝贝”,让参观者大饱眼福。
▲讲解员介绍航空气象知识。
活动中,大家还参观了气象预警信号柱、城区自动气象站、气象科普长廊等,了解气象历史故事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现代气象观测设备及科学原理等,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识,引导公众主动成为“气候行动最前线”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