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农玉曼 黄占玲
近日,一位名为“北漂小护士”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上门提供居家护理的工作日常,尽管工作忙碌,但她日收入曾高达2000元,因此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上门换换药、打打针,收入真有那么高?在家打针万一有风险怎么办?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现象:上门护理,日赚两千
“带你们看看,我的网约护士工作日常。”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北漂小护士”分享了她一天的工作内容。视频里,她辗转多地,为多位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包括抽血、输液、插管、换药等。“北漂小护士”表示,一天下来,扣除平台8%的抽成后,她还可以拿到约2000元的收入。
在南宁本地,如果患者想要预约上门护理服务,除了可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同样也可通过网络平台下单。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南宁上门护理服务”,便出现了多个护理平台,随机打开其中一个,平台上除了提供单项护理外,还推出家庭护士卡、打针服务包等套餐。
其中,打针服务包提供10次服务,每次1针,价格共为1390元,下单需要登记患者的身份证号码、上传就诊单等。
▲某平台上展示的上门护理服务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也加入了本地的网络居家护理平台。比如,“南宁云医院”微信小程序涵盖了南宁不少大型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一名护士告诉记者,她下班后在该平台接单,有时每月可额外增收数千元。
走访:上门护理需求量大
陈先生今年72岁,住在南宁。去年9月,他不小心摔倒,右小腿受伤。由于有基础性疾病,受伤部位短期内不能痊愈,需要隔天前往医院换药。但陈先生的女儿要上班,老伴腿脚不便,出门换药成了大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先生通过网络平台预约上门换药服务,才解决了问题。
▲护士上门帮患者换药。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4月15日至16日,记者走访了解到,上门提供护理服务的需求还不少。据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汪莉称,该医院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项目中,血糖测量、伤口护理、雾化吸入、鼻胃管护理、导尿管护理、新生儿黄疸测量等护理的需求量大。
▲某平台上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项目。
汪莉称,通过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可以让出院患者及高龄、失能老人实现院外延续护理服务,降低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副护士长张瑶称,近年来,骨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量逐步增加,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失能人群是消费主力。
提醒:这些细节需注意
上门护理,给不少患者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不少患者也担忧,有些项目如静脉采血、皮下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会不会存在风险?医疗行业资深从业者李先生认为,上门提供居家护理这一行业,其发展前景可观,但所提供的服务比如打针这一项,应当谨慎对待。
李先生称,在家里打针,万一出了问题,没有可实施抢救的空间和仪器,到时谁来担责?此外,上门提供服务最好能够两人搭档,一是可以相互配合,二是能较好地保障提供服务的护士或医生的自身安全。
记者注意到,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应同时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护师及以上职称。特殊专科护理操作需要护士持有相关专科护士证或国家级培训合格证。
▲帮患者换药后,给患者签字确认。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世斌摄
曾多次预约过上门服务的“过来人”小何建议,如果是首次上门,除了通过平台甄别对方身份和执业资格证外,上门服务时,还应再次确认。在提供护理的过程中,患者要随时关注自身情况,如果出现不适或有疑虑,应马上告知上门服务者,寻求帮助和沟通。
相关链接:
“南宁云医院”已提供问诊咨询10万余例
“南宁云医院”,是由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统一监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自2022年上线至今,已有1300余名医生、2700余名护士注册登记,提供在线问诊、咨询10万余例,上门护理服务9000余人次,累计实名注册用户数19万余人。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科科长张瓒称,入驻平台的各医疗机构均已参照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工作流程。平台保留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做到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钟亮 蒋为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