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人脸识别→人形识别,90后IT男让稳定器更懂follow丨青春理所当“燃”①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晓燕 文/图
编者按

奋斗者,正青春。青年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拥抱新变化,在八桂大地上,越来越多优秀青年投身于创新的广阔天地,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蓬勃力量。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南国早报挖掘各个领域的有为青年,听他们讲述技术创新、文化赋能、技能报国的奋斗故事。

仅凭一个OK的手势,就能识别人形,锁定目标跟踪拍摄,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骑机车时,夹上一个口袋云台,就能在风驰电掣中记录沿途风景。90后张昊鹏,带领团队致力于摄像稳定器研发,从初代的手机稳定器到如今的全能王稳定器,他的技术探索与年轻人的生活热点密切相关。

.


采集人形目标 自动跟踪拍摄

小姐姐举起手,比个OK的手势,稳定器上的AI模块就快速自动识别了她的人形,稳定器上的手机或相机便会随着这名小姐姐的移动快速跟踪,实现顺滑的人形跟踪拍摄。当小姐姐举起手掌,稳定器便完成拍照或拍摄的指令,随时随地想拍就拍。

4月30日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张昊鹏时,他正在现场演示他们研制的最新一代全能王稳定器。通过高性能的AI处理器,采集人形目标,自动控制云台对准跟踪被拍摄主体,并能构图拍摄,确定目标在画面的位置,实现自动化跟踪和智能构图的拍摄体验。这一创新功能使得摄影师拍摄运动目标的难度直线下降。

▲张昊鹏在操作演示全能王稳定器。

“不是人脸识别,是人形识别,识别效果好,不会跟丢,可以用快速丝滑来形容。”一直在跟稳定器较劲的张昊鹏被同事们称为“AI跟踪构图大师”,从最初的手机稳定器到如今涵盖手机、相机等全能王稳定器,从人脸识别到人形识别,张昊鹏所带团队研制的稳定器已走过几代更迭,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为了带给人们更好的拍摄体验。

归来成家立业 只因喜欢桂林

1991年出生的张昊鹏是福建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他到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做无人机方面的研发。4年后,他回到桂林,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带队开展稳定器方面的研发。

▲张昊鹏和团队研制的一代代稳定器产品。

“我很喜欢桂林的风景和生活环境,所以想要留下来。如今也确实在这成家立业了,我想我会一直留在这里。”张昊鹏毫不掩饰自己对桂林的喜爱。

张昊鹏的团队最初只有五六人,如今已是十几人的年轻战队。“他的团队成员都是90后,平均年龄不到30岁,都是特别有想法且专注的年轻人。”

随时随地测试 技术不断精进

张昊鹏说,他就是一个地道的IT男,埋头在研发设计里。然而,他的业余生活却总是跟当下热点紧密关联。他说:“我们需要跟网红等经常使用产品的人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使用感受及功能需求,以便我们改进技术。频繁接触互联网,对新东西有认知,我们做产品时会更有想法。”

▲张昊鹏展示稳定器及“口袋云台”。

张昊鹏休息放松时喜欢玩机车。每到周末,他骑车前,总会把一个自己团队设计的“口袋云台”装上,跟随他的行程,自动拍下一路美景。潜水、玩桨板时也不忘带上自己的产品,一边使用一边测试,享受成果的同时,为产品更新换代积累好的使用体验。

目前,张昊鹏带领团队做通过AI对物体追踪和运动估算。通过对人行走的跟踪预判,进行运动计算,预估锁定目标,确保拍摄更精准流畅。此外,在AI剪辑上,也想让使用者更智能便捷。“你只需负责拍摄,后期会进行自动剪辑和处理,还能自动生成3D模型。”每当谈到自己的产品,张昊鹏及其团队成员总有说不完的话。

相关报道

把广西文化写进歌里,这个说唱组合够不够“6”?丨青春理所当“燃”②

从小众走向大众,这名95后让更多广西青少年爱上击剑丨青春理所当“燃”③

为更好地实现“无人机+”应用,他瞄准了飞手人才培养丨青春理所当“燃”④

牛!他每天开着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回家”丨青春理所当“燃”⑤

为完成“三高”标定试验任务,这名85后甘做“反向候鸟”丨青春理所当“燃”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杨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