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
邓先生:
我在南宁开了几家租赁露营装备的店,既可以送货上门,也可以让客户到门店凭密码自取。这两年来我和顾客之间相互信任,生意不错。但7月21日,李女士通过微信向我租赁露营桌椅,支付租押金共计300元。当晚,她到门店自取,我通过店内监控看到,她与同伴拿走了远超约定数量的桌椅及一辆露营车。我本着“按时归还就好”的心态,没有额外收费。但7月23日,李女士仅归还了部分桌椅,大部分设备未还。我多次催促后,装备仍旧未归,对方也失联。
▲监控中显示李女士及同伴拿走了超出约定数量的装备。受访者供图
早报帮办:
8月2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李女士的丈夫,对方称:“装备还没找到,等找到了就还给他。”至于何时能找到装备,对方沉默了。记者了解到,全国有不少同行也遇到过被顾客“跑单”的情况。
来自温州、长沙、南宁等地的从业者表示,露营装备租赁费用主要分为租金和押金两部分,他们主要是通过将押金提高至能覆盖物品价值,在店内安装凭信用分取货的自助机的方式避免亏本。此外,他们坦言,需要采取人工看店的模式,仅凭密码自取存在不可控的风险。
反馈:
目前李女士仍未归还租赁的设备,但我会借鉴同行经验,在今后规避经营风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丁春霞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