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让她的耳朵感到不适,但她不知道怎么向教练表达。一直等待着拍完视频,体验结束,她才被拉回水面。
今年1月在三亚后海村的体验,让陈萌萌“这辈子再也不想潜水”。两个月后,三亚警方发布犯罪团伙以非法手段强迫游客潜水拍照的通告,海南的潜水套路被揭开冰山一角。不少像陈萌萌一样在潜水时被坑的游客,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而对于在海南潜水行业里工作了21年的杨帆来说,这样的事情他已经司空见惯——旺季用小伎俩快速“刷客”,淡季用二次消费高价返佣“抢客”。
▲陈萌萌在水下拍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今年1月,三亚市后海村的沙滩边,陈萌萌和家人来到这里“打卡”。
“要不要体验潜水?”村口的一家烧烤店里,摊主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没有二次消费,”如果多花一块钱我就把烧烤店让给你们。”
500元全面镜潜1小时,附赠8个视频8张照片——陈萌萌觉得这个价格很划算。陈萌萌在店里换上了潜水服,买了鱼食,和教练一起向海边走去。步行了大概5分钟就走到了灯塔码头。教练让陈萌萌坐在大号冲浪板上,由他拉着板子往海里游。
游了十几分钟,教练停下了。穿戴好配重、气瓶、全面镜,检查完设备,陈萌萌还在做心理建设,就感觉脚被人使劲抬起来,整个人失去平衡一头栽进水里。随后教练跳入水中,他没有把她的身体扶正,把她的头按下去。在潜水教练杨帆看来,这种操作非常危险。他此前在一处大型景区里做潜水教练时,几乎每个月都能在公司里遇到因为过快下潜导致耳膜穿孔的游客。这些游客有些是因为身体素质问题,也有些是因为教练的“刷客”行为。
体验潜的游客,很少有潜水经验,他们大多第一次下潜,有的甚至不会游泳。教练会以很快的速度带游客下潜,这样游客耳朵由于耳压失衡出现疼痛,会提出想向上浮;还有教练会想办法让游客的半面镜进水,呛一口水,人就不愿意再潜了。
圈内把这种操作叫做“刷客”。杨帆见过最多的教练,一天能刷30多个客人。
“潜水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即使是体验潜也是如此,下水前的培训是保障安全的基础。”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权威人士说。
潜水分为体验潜水和潜水培训。后者较为专业,体验潜则是大多数潜水爱好者的入门选择,也是海南绝大多数潜店运营的项目。但为了“刷客”,这些下水前的基本培训常常被简化,或者干脆直接省略掉——潜水者只需要学会上升手势,告诉教练尽快结束潜水即可。
乱象:“0底收客”与“二次消费”
在海南,到底有多少符合资质的潜水教练一直是个“谜”。潜水教练李宏遇到过当地水性好的渔民做教练,也遇到过毫无潜水教练资质的“教练员”。一位与潜店合作紧密的民宿老板告诉记者,很多潜店都拿不出来正经的潜水教练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具有教练资质的潜水员活跃在市场上?多位从业者都将其归结于行业的急速扩张。
在李宏看来,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并不高,装备、游艇都可以租,教练也因为季节性原因只需短期合作,节省人力成本。甚至有一些个人教练,只需要一块冲浪板、一套装备就能招揽“岸潜”生意。
参差不齐的入局者多起来后,竞争开始白热化。不合规的教练只是体现之一,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则是“价格战”。
“海南旅游的淡季游客不够,所以开始疯狂打价格战抢客。”杨帆记得,近十年间,一些俱乐部为了获取客源,已经开始“0底收客” 甚至“负底收客”了。这是旅游行业里的“黑话”:假如旅行团接待客人的成本是3000元,却以1000元卖给游客,中间的差价和利润要通过带客人去购物店二次消费来填补。
潜水也是如此。按杨帆的经验,一次体验潜项目,正常市场价400-600元,加上拍照价格在700-900元,如果俱乐部都按照这个价格售卖,客人不需要二次消费商家就能获取利润。但商家为了获客,把社交平台上的价格调得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大量的“0元潜水”。
这些低价俱乐部的利润会从游客的脚蹼、咬嘴、面镜,或者拍照服务上获得。咬嘴的市场价是30元,一些商家会提高到50元,还有一些商家会把咬嘴、脚蹼、全面镜、鱼食打包卖四五百元。为了获取更多游客,民宿、游艇的经营者都成了潜店的销售员,只要销售员推荐顾客购买了潜店的拍照服务、全面镜、脚蹼,就能从潜店那里获得返佣。水下拍照的返佣最多,甚至能达到60%。
“教练说不会陪我们在水里浪费二三十分钟,暗示让我们购买全面镜。”一位游客留下评论。另一位游客在听到“店里半面镜会漏水”后租用全面镜,后来查询发现潜水用半面镜足矣。
“裸奔”:没有资质的机构和教练
海南的规定比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更加具体严格。2015年,海南制定《海南省潜水经营管理办法》,要求申请潜水经营必须取得“高危证”,商家必须配备20名以上的潜水技术指导人员和6名以上的救助人员,潜水人员与潜水技术指导人员的比例为1∶1。
“规定在那摆着,可是绝大多数人根本达不到。”2015年,为了赚得多一些,杨帆也开始开办潜水俱乐部,但那时候行业的合规门槛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2021年,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拍卖“网红岛”万宁加井岛近10公顷的旅游娱乐海域使用权,起拍价405万元。一家旅游开发公司以1.03亿元的价格拍下,用海期限为25年。
“除了大的旅游公司,没有小俱乐部或者个人能有这个资本来竞拍海域使用权。”杨帆说。
“海南有很多野潜店,他们都没有高危证,但因为价格便宜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一位旅行社产品经理告诉新京报记者,她所在的旅行社已在海南运营了将近30年。“这种野潜店带客人下水,如果客人出现在水下被珊瑚割伤等问题,潜店都不一定会负责的。”
相比野潜店来说,有高危证的潜店通常收费更高,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相对有保障的服务。“正规潜店一般都明码标价,二次消费的情况少。”杨帆说。同时,正规潜店会给游客购买保险,潜水前的培训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受伤。
据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权威人士介绍,目前在三亚,只有12家潜水经营场所获批高危证。
▲新京报记者咨询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上为12家获批高危证的潜水经营场所。图源:短信截图
“俱乐部如果想合法经营潜水,需要和这12家有高危证的潜水经营场所合作。潜水培训是按学员数量单次租用,但体验潜水一般按年租的,业内的价格都在每年百万元以上。”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所在的俱乐部,因为没有办下来高危证,后来也放弃了体验潜水这块业务。“成本太高了。”
为了节省这部分成本,大多数小潜店都会在没有海域使用权和高危证的野潜点做经营。
新京报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一些小潜店,有的潜店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上的高危险性体育运动假冒“高危证”,也有潜店明确表示“暂时没有高危证,如果有监管人员来查,口径一致就可。”
怎么减少这些行业乱象呢?在三亚市潜水行业协会的权威人士看来,亟须解决中小型潜水企业从业身份合法性的问题。
“我建议政府划定一块公共海域,由政府管理,收取合理的海域管理费,让中小型潜水企业入驻,打造‘潜水产业园区’。这样既能统一管理,提升潜水品质,遏制价格乱象,又能解决潜水市场从业合法身份问题,还能推动潜水产业发展。” 上述权威人士说。
7月20日,“三亚发布”发文,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已联合省公安厅等部门,深入三亚等地开展潜水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为期半年,将重点整治潜水市场中存在的虚假宣传、未明码标价、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照经营、无资质从事潜水活动以及诱导强迫游客水下拍照等非法交易行为。
编辑 丁春霞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